第六十八章 被唤醒的腓特烈二世(1 / 2)

作品:《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在后世,曾有一句非常文艺清新的话语:“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如今灯火通明,万里可闻百年,又能念几人心?”

首次乘坐火车的中二文艺青年弗里德里希王子若是听到这句颇具意境的东方语句后,一定会为此感慨万分。兴之所及,说不定会将这句话稍稍改动一下。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如今铁路飞驰,瞬息可至,咫尺天涯亦可立见挚爱之人!”

弗里德里希王子在抵达桂州火车站准备前往长安,第一次见到趴俯在铁轨上长长的火车时,内心充满了好奇和惊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他登上火车,看到专用包厢里有柔软的床铺和舒适的皮椅,还有专属的衣柜和橱柜,墙壁和地板上都是板状的木料,还贴上了一层华贵的绒布。

弗里德里希王子十分吃惊,包厢的地板上竟然是铺着名贵的波斯地毯,一侧的窗户边上挂着淡紫色的密绒窗帘,下面吊着漂亮的流苏,几案上面提供了热饮和点心,以及十余份报纸和书刊。如此精致而周到的服务,让他想起旅途中所入住的那些豪华酒店。

火车启动后,他感觉到车身轻微地颠簸,那是因为轮子在钢轨上滚动。

火车行驶途中,他看到了一片片无边的草原,林海和山川。窗外的田野上有风车和田地里的农夫,还有三五成群的牛羊,农人们头顶着草帽,用心地耕作着,对铁路上驶过的火车视若无睹。

与铁路伴随的公路上,有疾驰着的马车和骑马的骑手,一个个像画卷上的人物,缓慢消失在视线中。不过,这样的风景不能持久,因为火车时速越来越快,风景也随之瞬间溜走。

弗里德里希王子突然感到有些害怕,这般飞驰的火车会不会在急速中脱离铁轨,冲入无边的旷野,继而造成可怕的翻车事故。

而且,火车在驶入戈壁和荒漠后,大地仿佛变得无限宽广,目之所及,除了苍茫的原野,只有两条平行的铁轨向前方无尽的延伸,给人以无法预料未来道路感觉。

但是,他觉得这次乘车体验是一种全新的感受,火车的速度让他想到了原野上奔驰的骏马,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鸟儿,将他的身心飞快地带往远方,这是他远离家乡后的又一次奇妙经历。

甚至,他还觉得,乘坐火车飞驰在汉洲大陆上,也许是他人生中最壮观和最精彩的一场旅行。

听说,齐国目前在汉洲本土就修建了四万五千多公里的铁路,可以说是除了内陆荒漠地区,基本上覆盖了本土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建制县份。

仅在最近十年时间,齐国就修建了一万余公里铁路,并向海外领地扩展,使得整個汉洲大陆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密集铁路网,为这个国家的人员和物资流动,提供了最为快捷和便利的交通方式。

在这个世界上,火车出现之前,人类可以移动的最快速度为马的奔跑速度,即每小时约六十公里左右,但这个速度并不能持久,而火车的出现,则将这个速度提高了一倍以上--是的,随行的齐国人言之凿凿地说,他们最新研制的火车,速度最快可达每小时130公里,只要蒸汽机运转良好,有充足的煤炭和水,在理论上,火车可以永不停歇地奔驰行进。

如果说商业是工业化齐国的血液,那么铁路就是齐国的动脉和静脉。

“铁路引发了技术和组织的重大变革,铁路建设不仅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也完全改写了陆地的面貌。”

作为工业文明的汽笛,蒸汽机火车对所有初次接触的人们而言,震撼是前所未有的。

铁路与火车或许将成为人类命运的象征,历史如同火车这个钢铁巨兽身下冰冷的铁轨,伸向无穷的远方。

“作为有史以来推动经济起飞的最强有力的单一因素,铁路无疑是人类经由技术而取得巨大胜利的标志。”

反观这个时期的欧洲,如果想要进行一次说走就走的长途旅行,能选择的交通工具只有马、木船和自己的双腿。如果道路不好,他就要费力走上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到达在齐国人看来并不远的地方。

夜晚的时候,他只有昏暗的油灯或蜡烛来照明,在这样的传统社会,绝大多数人口是农民,他很少能碰到识字的人。

而当这位旅行者来到齐国后,他就会惊讶的发现,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的齐国已经使这一切都完全改观了。

速度变快了,距离变短了,时间变少了,旅行的方式也随之变得简单了。

桂州至长安,距离超过四千七百多公里,若是乘坐马车的话,估计要花两到三个多月,若是用两条腿走的话,呃,那怕是要半年?亦或一年?

但乘坐火车,弗里德里希王子及随行普鲁士使团仅用了不到八天时间,一个令人惊叹的速度。

长安城,齐国的首都,给所有到访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气磅礴,充分彰显了一个大国的深厚底蕴和雄大气势,让人感受到这个国家的富庶和强大。

城市中心是一条宽敞的大街,两侧是高耸的建筑,层层叠起的阁楼和塔楼,玻璃幕墙和石材立面,装饰着城市的繁华景象。

街道两旁,人们熙熙攘攘,有着各式各样的商铺,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彰显着城市的繁荣和齐国的强盛。城市的建筑风格,也展现了这个国家传统的华夏文化底蕴和东方艺术水平。

整个城市的环境和氛围,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工业发达、商业繁盛的国家首都的气派和宏伟。

尽管一路上所见所闻,让弗里德里希王子切实感受到了齐国的发达和先进,他们能制霸东方,统治印度洋,继而将他们的影响力扩展至欧洲大陆,确为实力使然。但真正让他意识到齐国的强大,还是在他亲历了齐皇登基大典,以及随后在汉洲本土一年多时间的考察和游历。

前来参加齐国皇帝登基大典的外国使团非常多,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国都派了重要代表参会,甚至还有不少国家是国王亲自不远万里赶来。

一时间,长安城冠盖如云,王冠遍地。

齐国是一个不受任何宗教控制和影响的世俗国家,皇帝的加冕(登基)大典自然不是像欧洲大陆那般,由高级神职人员将皇冠戴在加冕的皇帝头上。

在大典举行的这天,太初宫内外布置得极为隆重且富丽堂皇,殿堂楼阁无不披挂金箔,银烛煌煌照耀夜空,各色丝帛绣成的帷幔随风飘逸,展示出大齐帝国的富饶与强大。

宫廷之内,金玉交辉,琳琅满目的珍奇异宝陈列其中,映衬出皇家的尊贵与荣耀。

登基大典上,群臣毕集,皆身着华美的官服,分列两旁,各国使臣和国王身着礼服,排列于侧,场面肃穆而又庄重。

齐国皇帝身着五爪金龙纹样的衮龙袍,头戴十二旒冕冠,手执镇国神器,按周公古礼完成了一系列繁复而神圣的登基仪式。音乐方面,宫廷乐师演奏着优雅激昂的雅乐,营造出浓厚的大国皇室氛围。

随后,便是一场盛大而威扬的阅兵仪式。

宽阔而平坦的广场上,气势空前壮观,超过五千名军人将接受皇帝的检阅。

广场上,一支支威武的军队整齐地排列着,令人感受到鲜明的铁血军国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