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2章:外巡遇坎儿!聪慧如苏景明,也做了一次冤大头(3 / 4)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苏良已准备翌日清早就离开长清县,前往济南府。

就在这时,许重德再次登门。

“苏兄,能否帮一个忙?”许重德拱手道。

苏良笑着说道:“许兄,请讲。”

许重德从怀里拿出一封信,道:“今早,我接到济南府玉荷斋掌柜老周的急信,让我务必在三日内将长清县货仓的一批玉器送往济南城玉荷斋,因要举办一场拍卖会,时间难以推迟。但我的人都去送女工了,这里的百姓实在热情,估计我至少还要待上两日,但这里又没有靠谱的商队。”

“我知苏兄有商队,商队护卫皆不一般,还知苏兄的八辆马车上皆是文房用具,也是拉到济南府售卖,我出个主意,你看如何?”

苏良点了点头。

济南府玉荷斋的名头,他也是听过的。

“伱的这些文房用具,我按照当地市场价全买了!然后劳烦苏兄的车队拉着我的玉器赶往济南府,你看如何?我知苏兄的护卫不一般,愿出五百贯运费!”

苏良微微皱眉。

许重德连忙道:“苏兄,你可不能趁火打劫啊!五百贯,不紧不慢,不到两日半便可达,已经不少了!”

“不是运费。是你的玉器稀有贵重,若打碎了怎么办?”苏良笑着说道。

“苏兄放心,我会派一名靠谱的管事跟着,装运、搬送,皆有专人负责,路途之中,有木箱装载,里面塞有干草,即使翻车,也摔不坏。”

“只要按照我这名管事的行路方式,便绝不会出现意外。若途中遇人抢掠,苏兄能保住玉器,我愿再加钱……”

许重德说得甚是详细,运送者几乎没有损坏货物的风险。

苏良对这种运送货物行当的规矩又不太懂。

只能不断点头。

许重德接着道:“不过,依照商业行规,苏兄你至少要给我放下一万贯押金,我……我也怕你跑了,我打一个欠条,货物抵达玉荷斋后,我的管事自会将此笔钱还你,这是行业规矩,想必苏兄也知晓,不防君子防小人。”

苏良认可地点了点头。

“当然,你可以去验货,我的玉器,价值远在万贯之上。你若没有这么多钱,你看着给也行,但最低不能少于五千贯,不然我就太坏规矩了!”

“苏兄,天下商人,唯有互帮互助,方能成事!拜托了!”许重德面色焦急,朝着苏良重重拱手。

苏良犹豫了一下,道:“可以。”

后者最后一句话打动了他。

许重德这几日的表现,也让苏良觉得此人可深交,是一名非常不错的商人。

片刻后。

苏良带着车队来到了许重德的货仓,开始卸货。

许重德带着数个身穿长衫的中年人,看向苏良道:“苏兄,咱们关系归关系,商贸归商贸,一切还是按照规矩来,验货,然后签订雇佣协议。”

“没问题!”苏良爽快一笑。

苏良毕竟没做过商人,不了解这个行当,为了不露怯,只能听许重德的。

他相信对方的人品。

紧接着。

杜雷将文房用具的清单交给许重德,许重德令人认真检验起来。

大约一刻钟后,一名中年人将单子递给许重德。

许重德道:“苏兄,经过检验,你这些文房用具的市场价值为一千一百三十五贯,我给你一千二百贯,咱们钱货两清,在此单子上签字,按手印即可,一人一份。”

“行!”苏良点了点头。

这些文房用举,乃是杜雷花九百贯进的货。

赚三百贯不算少了。

运到济南府也不一定能赚这么多。

毕竟,这些文房用具是在路途中买的,若是在汴京城的大市场购买,还能多赚一些。

当即,许重德便将一千二百贯的交子票送到苏良的手中。

随后,二人便检查起了玉器。

许重德非常专业。

“你看,这一箱是古玉手镯,目前完好无损,这是两支羊脂玉花瓶、这是五个玉盏……”

许重德命人一个个开箱,检查成色完整度,然后封箱,放到一旁。

一旁有专人记录,撰写成单据。

非常规矩,非常专业。

“苏兄,你是见过大世面的,看完后,你应该能预估出我这批玉器的价值,你拿一个押金吧,这批货价值不菲,我也怕你跑了!”

苏良看向苏胜,道:“拿钱!”

苏良对玉器虽然不是很懂,但许重德向其展示这些,看上去并不是凡品。

并且,一万贯对他而言,不算多。

孙胜拿出价值一万贯的金叶子递给了许重德。

许重德再次向苏良拱手,道:“苏兄,这次你真是帮我大忙了,待你到了济南府,等我两日,我带你去整个济南府最好的香水行(即澡堂),那里的温泉水,堪称一绝,并且还有特殊福利,外地人根本找不到。”

“哈哈,甚好,甚好!”苏良笑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