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1章:苏良外巡!民间乡里的卖身葬父(3 / 5)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全宋变法之初,青州还是属于第三等的望州,但现在已经是第二等的雄州。

济南府便在京东东路的边界。

苏良当下的想法是:先在济南府下辖的各县镇村落转一转,然后去青州,最后再去登州。

登州临近渤海,被苏良私下封为“东瀛岛王”的曹护,大本营就在登州附近。

苏良计划着去看一看他,看他到底多久能成为东瀛岛的王。

……

二月十一日。

苏良一行来到了济南府下辖的长清县。

想要了解一座城。

最快速的方式就是了解这座城的商贸。

商贸兴,集市发达,便意味着百姓有钱消费,日子好过。

北方的这个时令,非农忙时期,百姓大多都会找些事情做。

或做小生意。

或给一些大户地主卖力气。

或去县城谋个差事。

苏良带着杜雷和孙胜,溜达在当地的草市上,见到喜欢之物,也会毫不犹豫买下来。

还有一波护卫,则是去探寻当地主官的官声、变法执行的情况,以及乡里百姓的反馈。

苏良看似在吃喝玩乐。

实则他要将所见所闻,地方变法完成情况,撰写成文。

每半个月都要向官家汇报一次情况。

这几日。

苏良在乡下的心情甚是愉悦。

因为他看到当下百姓的生活与庆历年间相比,已然有了质的提升。

曾经。

京东东路,剪径者甚多。

一些商队即使大白天走在官道上,也要聘请至少二十名汉子压货,不然根本不敢入京东东路。

京东东路百姓斗殴闹事的次数,也是北方各路之首。

曾经,陈执中在京东东路任安抚使时,便有百姓笑称:即使陈执中在京东东路的郊外走夜路,都要花钱买平安。

这些事情,对京东东路的百姓名声造成了恶劣影响。

而现在。

这样的负面消息是越来越少,几近灭绝。

乡道的草市之上。

各类商品应有尽有,有七八十的老妪编织竹篮,有满头白发的老翁下棋闲聊,有许多妇人售卖亲手制作的手工饰品……

乡间生活甚是纯朴。

虽然生活水平与县城仍有区别,但他们看到了公平,看到了希望。

日子有了盼头。

百姓的心情自然就变好了,也就想着法去勤劳致富了。

至于各项变法措施。

济南府(齐州)本就施行的早,而今的执行效果也令苏良非常满意。

……

二月二十四日。

午后。

苏良一行来到了长清县县城。

得益于齐州成为了济南府,长清县的商贸也甚是发达。

县城街道两侧,客栈、茶馆、酒肆等场所甚多。

很多从西边或南边到来的商人,都会选择在这里住上一宿,然后再奔往济南府。

苏良决定在这里住上两三日,沉浸式体验一番长清县的改变,然后再朝东行。

随即。

苏良等人入住到了一处名为“月上人家”的客栈中。

他小憩片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