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傻徒弟(1 / 2)

作品:《穿越1998:这个锦衣卫杀疯了

蔡旭昆的经纪人忧心忡忡,生怕自家这个货也会和花晨雨一样,因为得罪了张楚,被封杀,被起底,再连累了公司。

混这一行的,谁的屁股底下都不干净,最起码税务问题根本禁不起详查。

只要被盯上的,基本上挖一个,死一个。

所以才会气急败坏的对着蔡旭昆就是一通喷。

其实,他还真是误会张楚了。

张楚虽然瞧不上花晨雨,可是,以他如今的地位,还不至于去为难对方。

花晨雨之所以塌房,关键还是自身的原因。

不过,张楚对于现在内娱的一些现象,倒是真的有些看不懂了。

尤其是那些现下在娱乐圈红的发紫的新人。

老实说,娱乐圈本身就是一个更新换代速度飞快的圈子,总有新人登上舞台,老人退出荧屏,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偏偏在这个新老交替的过程中,却存在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被冠以小鲜肉、流量明星的年轻人大行其道,可偏偏却又不具备与名气相称的实力。

什么是小鲜肉,什么是流量明星?

小鲜肉这个称呼最早是中国粉丝对韩流明星的称呼,指的是年轻、帅气的男星。

而流量明星,则是特指那些深受欢迎、粉丝众多的明星。

这个奇葩现象主要源于一位出口转内销的男明星的一条微博评论多达1300万条,甚至还为此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当时这件事给内娱的冲击非常大,因为这位男明星当时只是初出茅庐,在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音乐作品和影视作品的情况下,却压下了众多实力派明星的锋芒。

这个所谓的成功,完全要归功于他的粉丝通过数据堆砌上去的,但是不管怎样,他成功了。

然而,事情远远未到结束的时候,这样一个成功的案例,让圈子里的很多年轻人认识到了粉丝的力量,让很多艺人看到了一条成名的捷径。

从此之后,演员们不再想着如何提升自己,锤炼演技,而是想着怎样包装自己,增加曝光度,让自己数据化。

衡量明星商业价值的根据,也不再是作品,而是数据。

微博粉丝量、评论、播放量。

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投资方也开始把宝压在流量明星身上。

这也导致了很长一段时间内影视作品大部分都是流量明星当道。

当然,在粉丝经济的红利期,这也确实让众多投资方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任何热点是会过时的,审美也是有疲劳期的。

每一个行业兴起的时候,都会有一段红利期,当红利期过去,一切归于平淡,观众回归理智时,就会发现流量明星带动收视率根本就是一个大笑话。

最近这两年,流量明星主导的作品迎来了滑铁卢式暴跌,而像《白夜追凶》、《人民的名义》等实力派演员主演的影视剧重新成为了行业标杆。

流量明星逐渐被打入了冷宫,往日的风光一去不复返。

在这巨大的落差背后,浮出水面的粉丝观众开始对流量明星进行批斗,在观众眼里,演技差、不敬业是流量明星最大的原罪。

小鲜肉、流量明星逐渐在观众眼中成了娱乐圈的反面典型。

一时之间,流量明星从无数人追捧,变成了行业罪人,所有的锅都得他们背,去年那部《上海碉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上海碉堡》上映之后网络评分,看过的观众都表示,《流浪地球》好不容易打开了中国科幻的一扇门,《上海碉堡》“咔嚓”一下子,又给关上了。

对此,导演腾华滔表示,电影之所以惨遭失败,全都是因为用错了某位流量明星导致的。

对于这种甩锅行为,张楚并不赞同,他虽然也不喜欢小鲜肉,并且严令禁止公司与毫无演技,只有流量的演员合作。

但是,对于把年轻演员通通划归到小鲜肉、流量明星的行列当中,并且与演技差划等号的行为是不赞同的。

张楚不喜欢一棒子打死所有人的行为,并且认为这是极其幼稚的行为。

举个例子,同样以偶像歌手身份出道,TF组合成员易千玺,如果按照年龄来划分的话,他也是小鲜肉,同时也是流量明星的一员,但是他的演技,以及对演员这份工作的态度,张楚就非常认可。

现在的年轻演员都应该多向小易同学学习,别老想着抓着流量赚钱,既然从事这一行,就该踏实下来,努力打磨演技,提升自己的硬实力。

除非是想要捞一票就走,下半辈子直接躺平。

“你这是打算往后混日子了?”

张楚看着坐在对面,战战兢兢的傻徒弟。

“没……没有,师父,我可从来没这么想过,这个节目,也是公司给我接的!”

郭奇林的经纪约在德芸社,要做什么,自然得听公司的安排。

老郭捧儿子倒是当真不遗余力,这两年也确实为郭奇林争取到了不少优质资源。

“你要是愿意的话,我安排你去上学,多学学,总没有坏处!”

“行,行!”

郭奇林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张楚见状笑道:“我还没说去哪,你就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