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79我的文艺时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十三章 《暗算》(2 / 2)

作品:《1979我的文艺时代

姜玉楼也端正姿态,认真做着记录,有不太明白的地方,才会出言发问。

就这样一个说,一个记录,半天过去了,姜玉楼也写满了一个本子。

王烁感慨道:“玉楼,我现在算是明白你的作品为什么能接连发表了,就这骨子认真劲,早晚都能成功。”

姜玉楼哈哈一笑,道:“你的夸赞我就收下了,以后这部作品要是出名了,有报纸采访,我就把你的话说出来。就说我有个叫王烁的哥们,早就看出来我将来会大红大紫的。”

“你小子,那我岂不是要沾你的光出名了?”王烁指着他,无奈道。

两人离开咖啡馆后,相向而行,姜玉楼看着他的背影,挥手分别。

“烁子是大大的好人啊!”

他满意的拍着手中的笔记本,今天请的这顿咖啡真的太值了。

有了笔记本的人物事迹,大大地扩充了他的素材库。同时,该怎么写,他也有了思路。

眼见时间不早了,他也不耽搁,坐上公交车回到了学校。

回到学校,姜玉楼买了点吃的带进宿舍。

刚进去,他就看到了三双带着惊讶的眼睛。

于敏好奇道:“玉楼,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

难道是昨天他们的话起作用了?玉楼终于开始收心了?

姜玉楼笑着道:“这两天有事,我的新作品有眉目了。”

“什么?又有灵感了?”卫国平眼前一亮,问道。

于敏和徐向东也好奇地看着姜玉楼,作为目前宿舍里最有才气的人,大家关注他的作品实属正常。

尤其是于敏,他眼神闪烁,心里做着剧烈的挣扎。

姜玉楼没有隐瞒,“嗯,算是悬疑题材的长篇小说。”

“嘶!”

卫国平倒吸一口凉气。

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这样的划分不是没有道理的。

每跨过一个分段,难度都会成倍地增长。

尤其是长篇小说,难度之高,剧情之复杂,肚子里没有墨水的人连编都编不出来。

“是小说啊。”

于敏眼神暗了下来。

徐向东瞥了他一眼,纳闷道:“怎么,不是诗歌你失望了?”

“没有没有,写小说好。”于敏连忙道。

徐向东嘟囔道:“奇奇怪怪的。”

这两人经常这样,姜玉楼和徐向东都习惯了,也不以为意。

卫国平凑到姜玉楼身边,问道:“玉楼,小说写出来后,能让我看看吗?”

“没问题,到时候还要国平帮我斧正一番。”姜玉楼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这种请求,自从他写书后就没有断过,他也习惯了。

卫国平苦笑道:“什么斧正,我哪有那种水平。”

就他的业余写作水平,发表报纸都没人看得上呢。

“哈哈,你还挺有自知之明的。”徐向东大笑道。

几人说笑了一阵,宿舍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笑过之后,大家忙着各自的事情了。

普遍是在学习大一课程,用于敏的话说,这叫笨鸟先飞。

姜玉楼没那功夫,不是他自负,而是之前要拍照赚钱,现在要写新作品。

素材有了还不够,他还需要写大纲。

没有大纲,很难把控方向和节奏。以后写作水平纯熟了,也许可以尝试无大纲写作,但是现阶段还是不要冒险为妙。

此时,姜玉楼也算是老于创作了,心中有谱列大纲速度自然不慢。

差不多晚饭前,大纲就写好了。

《暗算》的小说和电视剧,甚至是改编的电影他都看过。

他肯定是做不到一字不差的还原,但本来也不必如此。

只要知道剧情走向,一些细节完全可以靠着素材包来填充。

本身就是真实的故事,不见得就比原作差。

当然,还有一些比较专业性的术语需要补充。这也不打紧,他现在可是燕大的学生。燕大的图书馆对学生完全开放,背靠图书馆,有什么查不到?

想到这里,姜玉楼淡淡一笑,又取出一本新的本子,在皮子上写下了《暗算》两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