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48章 给他们一个家(3 / 5)

作品:《回到过去做财阀

从山打根到古晋,甚至包括巴厘巴板在内的拥有港口的城市,也都在大兴土木,一个个工业园区拔地而起,尽管工厂的厂房还在建设中,但所有人都不怀疑,只要有几年的时间,这里就会耸立起大片的工厂。

在港口上,每天都有大量的移民抵达山打根或古晋,虽然劳动力依然很紧张,但是相比于几个月前,现在的情形已经改善了很多。

10月17日,在山打根的济民医院的产科,伴随着婴儿的嘀哭声,第一个移二代出世了,对此,婆罗洲的《南洋时报》,还专门进行了报道。

尽管在此之前,就有员工家眷生育子女接连出生,但第一批移民抵达这里,不过才不到三个月而已。

对于婆罗洲来说,意义非凡。

孩子出世之后需要什么?

需要学校!

尽管在山打根的重建中,本地的中华学校是第一批重建的项目,并且早就投入使用,但是还需要托儿所、幼儿园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

一切为了孩子……这仿佛是华夏民族血液里的基因,它既正确,但又充满悲情,过去百年的贫穷落后带给华人心理上的创伤,都在追求给后代最好的东西。

这一点,无论贫富,皆是如此。

而做为一个领导者或者说规划者,李毅安也怀揣着同样的想法。

“不仅仅只是学校、图书馆,这些孩子们还需要一个家!一个真正的家!”

在规划署宽敞的大厅里,看着大型沙盘上山打根的规划沙盘,沿海市中心位置,规划着大量的现代建筑,虽然城市的规划非常合理,而壮观,但是从建筑美学上来说,绝对受到的第三帝国影响,比如大量使用石材,这是纳粹建筑学的一大特点——大部分公共建筑都由纯石材构造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