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章节正文阅读

第563章 一直超车一直爽(2 / 2)

作品:《回到过去做财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李毅安说道。

“我们要考虑的是一个长远的将来,孝翰,就钢铁公司来说,东海钢铁与东宁钢铁,有什么区别吗?在技术上?”

“这……”

面对阁下的询问,左孝翰稍作思索后,说道。

“除了设备主体是国产设备并且从欧美等国引进了部分设备之外,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是啊,这就是问题!”

李毅安站起身,说道,

“从计划的实施上来说,为了加快速度,保证计划进步,往往倾向于选择战前成熟的工业架构,也就是30年代40年初的工业架构,虽然偶尔有些许技术革新,但整体工业架构是远远落后于时代的,现在已经了五零年代了,而我们却用三零年代的工业架构,去进行新一轮的工业建设,这样的重复建设,现在看不到问题,但是将来呢?”

面对阁下的反问,左孝翰说道。

“这……可是现在新技术并不成熟,我们总不能因噎废食吧,现在最重要的难道不是发展吗?”

难道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发展吗?阁下不是一直在说最重要的就是发展吗?

“没错,是发展,但是要看怎么样发展,在好与快之间寻找一个平衡,”

李毅安一边说,一边打开计划草案说道。

“相比于一四计划通过工业的直接投资的建设,“二四计划”的核心,是产业政策性指导发展。”

“产业政策性指导发展?”

“对,就是通过官方资助的方式,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性的技术研究,并将新技术应用于产业扩张上,而不是在旧工业架构内进行重复建设,这或许会牺牲一些经济发展速度,但是从长远来说,是有益于经济发展的,当然,我们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产业政策来推动产业发展。”

制造产业政策引导推动经济发展,在另一个世界有成功的经验,日本算得上是全世界最喜欢搞产业政策的国家。 50年代初,日本就提出了设备现代化和发展出口的目标,专门成立了“重型机械设备技术咨询机构”,用来指导成套设备的出口。在随后的十年间,日本先后出台了‘机械工业振兴法’、‘电子工业振兴法’、‘轻型机械出口振兴法’、‘成套设备出口振兴临时措施法’。

每个年代都会提出 10年之内产业发展思路,到了八十年代,明确提出,日本的追赶型现代化已经完成,要以技术立国取代贸易立国,要以创造性知识密集化作为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其实,同样也是面对“烟囱工业”模式走到尽头做出的决定。70年代小日子的日子也不好过,一样的接连多年的经济负增长。

有了这些前车之鉴,李毅安当然知道应该追赶什么。

“我们并不仅仅只是实施追赶型现代化国家发展战略,同样也要在追赶中,抓住技术变革这一弯道超过的机会,利用抢先优势,紧抓科技发展,实现科技上的创新突新,并以此来带动南洋的经济发展。”

其实,现在别说是俄国,就是欧美各国同样也存在着严重的“路径依赖”,他们仍然沿着“烟囱工业”的方向前进着,全力发展钢铁、机械、金属等传统重工业部门,而对于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技术等现代高科技反应不敏感。所以大家都在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陷入了“阵痛”。

旧工业不消失,新工业便无从兴起。西方能够从阵痛中走出来,完全是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性表现,也就是所谓的“创造性的毁灭”。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大量石油美元注入的俄国却沉浸于买买模式中,从而错失了发展良机,最后与美国在科技上的差距越拉越远。

因为了解这段历史,所以,李毅安才会提出紧抓科技发展,不是为了避免阵痛,而是为了……利用抢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从五零到七零,这可是二十年的发展机遇期。

紧跟在欧美屁股后面看着尾灯追赶……有直接超车爽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