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草莽之辈 / 章节正文阅读

第63章 独骑匹马觅封侯(1 / 2)

作品:《草莽之辈

北阙下,

“太子黑着脸,看起来心情不好,别招惹他。”

“散散散,大家都散开。”

隔着老远,郎卫们就感受到了刘据的怨气,纷纷从心地散开。

只剩下两个慢了一步的家伙阴着脸持戟站在原地,一脸霉样地守卫宫门。

“阿姊。”

马上就到宫门处分别了,知道阿姊心情不好,一直保持沉默的刘据扭头看了一眼卫长公主,还是开口说道:

“阿姊,你先去长乐宫,我要去一趟大将军府上,将他们几人安置妥当。”

“我自是要去看望母后。”

摇了摇头,卫长公主指了指身后互相扶持的“猪头人”:

“不过,小弟,他们四人我另有安排,就不劳烦舅父了。”

“阿姊可是要添新骑卒了?”

打量了四人几眼,刘据抿了抿嘴唇,想起舅父曾经感慨兵卒之艰难,还是开口道:

“阿姊,不是小弟我指责你,而是这些六郡良家子向来以武勇著称,他们追求的是战场上的战功,不是吆五喝六的贵戚骑卒。”

“!”

二人说着,身后的四人也竖起了耳朵,努力地瞪大红肿的双眼,双手紧张地攥紧,等待属于自己的发落。

心性最稳的赵大哥也是心口嘭嘭一跳,暗道:

“没有同僚打死,没有被愤怒的皇帝迁怒致死,反而被太子和长公主领走,毫无疑问,我们赌赢了。”

“但新的问题来了,是借助这次事件打上卫氏的烙印的风,从军当厮杀汉,还是当一个吆五喝六,谁也不敢惹的骑卒?”

“从军的发展前景广,有了卫氏烙印,只有一点能说道的军功,位子就嗖嗖地,跟坐火箭一样往上升。

只要没死在疆场上,临老一个杂号将军,一个关内侯稳稳的,运气好点,列侯也能摸一把。”

说完好的,赵大哥一皱眉,开始说起来坏的:

“……可这路子的缺点是风险太大,一个运气不好,连全尸都落不下。

毕竟刀剑不长眼,敌人可不会因为你背景大就不砍你,相反,背影越大,脑袋就越值钱,也就越危险。”

“就安全性来说,骑卒就好多了,只要你没有半途暴毙,一辈子骑卒安稳下来,少说有个四十年荣华富贵可享。”

即使说着好处,赵大哥还是一直皱着眉毛:

“……但缺点就是没什么前景,官职也不可能很高,临老能靠着卫氏当个六百石的关系户就不错了,关内侯是想都别想。”

这两个当中选哪个?

“呼~”

深吸一口气,赵大哥给了其余三人一个坚定的眼神,就竖起耳朵听着卫长公主回答。

赵大哥打定主意,要是卫长公主准备让自己当骑卒,那就大声说自己要从军。

虽然这么干,卫长公主脸上肯定不好看,但赵大哥为郎就是为了觅封侯,骑卒是万万不能当的。

“呼哧呼哧,嘭嘭嘭。”

其余三人也是一样的想法,都喘着粗气,心脏嘭嘭直跳,肌肉紧绷,随时准备大喊。

“不然。”

摇头否决了刘据的骑卒猜测,卫长公主缓缓开口:

“小弟,你和李陵的关系不错吧?”

“关系还不错,喝过酒吃过晏,对了,他从弟李禹就在我手下。”

回答完问题,刘据耳朵一抖,敏锐地从话语中听出了不对劲,连忙问道:

“阿姊为何突然问这个?难道少卿出事了?”

“也就小弟你匆匆来往上林未央间,未曾听闻宫中刚刚传出来的大事。”

顿了顿,卫长公主眼中闪烁着兴奋的神色,对着刘据解释道:

“那李少卿,可是说了好大一番话,扬言八百骑出塞,效骠骑第二,献虏阙下。”

“现在整个长安都传遍了,大家现在都看着他李少卿,看这番话能不能办到,若是办到了,那他就是骠骑第二,若是没有……”

“嘿嘿,狄山第二。”(注一)

能说这么一大段话,卫长公主明显是起了兴趣的,不由向认识李陵的刘据问道:

“小弟,你和李少卿认识,你觉得他能办到吗?”

“……少卿为人谦而俭,与士信,颇得士卒死力,又是将门之后,领兵想来是不会弱的。”

沉默片刻,刘据先是肯定了一番李陵的能力,紧接着语气一转:

“可这出塞征讨匈奴,不只是看你的能力啊。”

“不说别人,就说少卿祖父李广,此人可谓是能征善战,国朝有目共睹的名将,更是和匈奴打了一辈子交道,深知匈奴秉性和其强弱。”

“可老将军每次出塞,不是迷路就是撞上数倍于己的敌人,虽然杀伤很多,但他自己的部队也损失惨重,弄到死,都不是列侯……”

说完李广,想起李陵,刘据不由摇头叹气,十分不看好地说道:

“而且,李陵只将八百骑,一旦出个什么意外,就别想回来了。”

“哦,是这么回事啊。”

眼中闪过一抹光芒,卫长公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阿姊,你该不会是想把他们几个扔进那八百人当中吧?”

话都说的这么明显了,刘据哪还听不出卫长公主的意思。

“不行吗?他们不是想追求军功封爵吗?现在正好有个机会,多合适啊。”

长公主摆了摆手,语气重充满了不在意。

“阿姊……”

刘据眉头紧皱,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直接开口指责,而是看向赵大哥几人,问道:

“我刚刚说的你们都听见了,都知道李陵那有多么大的风险。

我问一句,有人愿意去吗?”

“……”

几年的太子生涯不是白混的,还算亲民的刘据早就从那些郎卫嘴里得知,良家子们诉求的往往不是什么安全、安稳,而是军功。

哪怕后者九死一生,十死无生,但只要有机会“封侯”,那他们就愿意去拼一把。

抱着这种心理,刘据把选择权交给了赵大哥几人,而没有说什么“我是为了你们考虑,所以你们就要当骑卒”的话。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