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十的四十三次方年次隐生宙中叶(2 / 2)

作品:《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最后是一号银球,这个算是救了李明都一命的东西转过来。在它转身的时候,它的身体不可遏制地变成了其他的像是长方体形状。

当时,李明都以为这种形状变化必然是出于某种需要而进行的。

但银球的作为与先前并无不同,也只是说话而已。

“我们不理解你们,你们也不理解我。不过因为‘滴血花园’,我们总归还是更理解你们的。”

它转了三圈才变成原来的球状。三圈,也是它真正的一个完整的转身。

它继续说道:

“请跟我们去陆地的边缘吧。”

周围的光线开始崎岖变化,很快在不可知的黑暗中消失。五个球体一路飞行,李明都再度看到了宽阔的像是河流般的光。

李明都知道那是天球的横截面。

在越过横截面以后,群星摇曳地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而群星的背后,紫色绚烂的星云亦如黎明般一一在天际线上出现了。

李明都不禁问道:

“那是这里的壳吗?”

一号银球说:

“那不是壳,那也是簇,是簇的一部分,是簇的一种可能。簇中的一丛,太阳会成为云。”

李明都明白过来,球体说的是新星或超新星。

多数的星云都是垂死的恒星将自己的一切抛入天空所制造的短暂的痕迹。

如果恒星也出现了与火环相似的离散现象,像是地球那样分形到无限,那么作为恒星末路的一种,星云几乎是必然会产生的。

他们正在飞跃星云。

李明都以为他们会直接把他带到接近无上明星的地方,谁知,四个球体停留在了簇的外围。周围姹紫嫣红的世界也变得极暗,几乎要消失黑色的幕布之中。

他睁开眼睛,球体说:

“你知道比我们多。”

“多?”

“你觉得这里多了或少了什么吗?”

“我试试……”

李明都揉了揉眼睛,开始在密集的微尘气体中寻觅。周围的天地像是一片不可凝视的深渊,没有一点光明。

在他意识到这点后,来自地球的人忽然恍悟了:

“是星星,是其他的星星!这里没有星星!”

谁知这时,灰球忽然发问了:

“星星是什么?”

其余的三球没回答,李明都自然地说道:

“就是其他的恒星,星云,或者很遥远的星系,等一系列会发光的东西。你们在星系里见到的那些行星不就是星星吗?在很遥远的天空中,那些行星都是一些发光的小点……”

他感到情况不对了。

“那是簇。”

灰球说。

接着,灰球还问:

“谁见过星星?”

一号银球说:

“没有见过。”

“也没有见过。”

“见不到。”

“什么……意思?”

“星星已经消失了。”

这句话就像是霹雳,让李明都打了个寒战。

它还说:

“海里存在的陆地只剩下了簇。天球残存着过去的记忆,它仍然怀念着过去的海。它不知道过去的海是不是它记忆里的样子。”

“簇……”

李明都转过身去,看到了拥在一起的群星。那不是人类所熟知的宇宙应有的密集的物质世界。这种密集的物质世界,在二十二世纪,已经亲眼在他面前出现过一次了。

簇诞生于一个人类不能控制的意外·火环。

“那么,外面就是一无所有的么……”

在他意识到以前,蓝色的球体已经往外转移了数百米,而且还在继续向外转移,并且完全不再服从他的意识。

他本能地意识到危险想要往后退,结果某种凝滞般的力量让他的思考忽然不畅,头脑与全身像是发烧了一样软弱无力,到处是显眼的红晕。一块接一块的红晕,遍布皮肤的每个地方。支撑人类存在的碳链节节断裂,其中所蕴含的能量全部消解虚空。窒息般的感受开始驱逐他的意识。

他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落到了这片虚空,拼命地向往后退。但仅仅数百米,甚至因为黑暗看不清也许只有数十米的距离,却像是被吸走似的,怎么也靠不到前头,仿佛一片见不到边缘的死亡的海洋。

“不要乱动!”

这时,一号银球才突然再度出现在它的周身。银球的力量维持了蓝色球体的存在,然后把李明都重新拉回了它们狭窄的圈子。

“我们走得太远了。簇的里面是坚实的,簇的外面是松软的。”

“我们走得太往外了。他看不到簇的全貌,也看不到这里没有簇。”

黑球好像是责备了一号银球。

黑球还说:

“世界已经被熨平了,海在忘我的扩张。咸水也会变成淡水,鱼已经不能在水里游动。簇太高了,你会滑下去……就像……苹果落地,水的张力推动小船。”

空间本身会推着你向前。

黑球特意用从滴血花园中学到的现象为李明都举例了。

他正努力思考其中的含义,但这四个球体表面渐渐出现的倒影引起了他的注意力。

他看到了蓝色的球体在外节节解离,不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接着,里面的人,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像是被火炙烤一样变得面目全非。

这分明就是他刚才的遭遇。

刚才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会被倒映。

李明都疑惑地转头,朝向自己先前所在的方向。就这样,他也看到了自己。

里面的人正被炙烤,在无所有的空中挣扎,等了十分钟,也可能是一个小时,才演绎到银球出现的瞬间。而银球的出现就像静止在那里,光的传递慢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以致于需要更多更漫长的时间才能看到下一束被反射的光。

他知道这就是黑球所说的变浅的海。

“可是,你们怎么会不知道星星呢?”

四个球体重新把李明都带回了天球。显然,不能通过海抵达目的地。似乎只有在天球,他们才可以进行那种奇异的可能是存在某种超距作用的航行。

在重新切入天球的横截面,见到发光的内层空间,还有那颗椭圆的星星时,李明都说:

“那颗椭圆的不就是星星吗?”

“那不是星星。”

黑球又说话了:

“那是记忆。”

这又是个李明都不理解的名词。

但似乎天球准许了四球体的作为。它们带着李明都穿过了圆阵,重新进入了天球的最内侧,接近了那颗椭圆的太阳。

来自这颗太阳周身的光不停地打在他的视网膜上。

肉星球很快被它们抛到身后。在一个比肉星球更近的距离上,他终于清晰地看到了那颗太阳两极向外喷射的光流,永久的电磁辐射几乎横穿天球内部的所有空间。

因为磁极与两极并不统一。从磁极喷薄的光线随着自转就像是画圆一样形成了像是沙漏的奇异景观。

未来冰冷的白色光辉照耀着来自过去的人的脸。

秋阴的教学又回到了他的脑海,唤醒了他在中学读课外书的记忆。他抬着头,仰望着这颗异星的明日。

“中子星……”

宇宙最狂暴的天体之一。

但中子星也是星星,没有不是星星的道理。尽管它的光度比恒星弱上一百多倍,但它确实是星星,确实也能照亮没有太阳的夜晚。

四球体还在继续接近。中子星的光更加膨胀,在某个界限开始分离。李明都在恍惚间好像看到了眼前的中子星被弯曲成四个不同的影像,向着十字的四个方向分离。它们的光线重重叠叠,又几个瞬间合为一道,消于无形。

这时,球体已经见到了中子星的表面,李明都清晰地看到了像是无上明星一样密密麻麻的晶格。

在这些晶格所构成的致密的物质中,同样也存在山脉。这些山脉只有几毫米高。但这些微微凹凸所展示的细节绝不逊色于放大的地球。

因为它的物质密度是地球的千万亿倍。它几乎没有缝隙。它同样经受得起放大的。它的质量远远超过一切可能的行星。

它很小,只有几公里的直径。

接近的时候,李明都以为自己正在靠近一颗无名的小行星,看到了铁蒸汽所形成的大气,看到了它的表面强烈的白光,也看到了密密麻麻的中子形成的致密的核。

就这样,他穿过了虚假的光线,见到了在庞大的光之下所隐蔽的黑暗。

真正存在于此的奇异天体将光线扭曲,于是才能被观测到它的形状。

它存在于此已走到了寿命的尽头,但仍然比一切生物更加漫长。宇宙的一切都会寂灭。但寂灭也是有次序的事情。最开始寂灭的是太阳,最后寂灭的则被叫做……黑洞。

至于刚才环绕着它的被叫做记忆的东西,原来只是远古的时代拼命想要挣脱却无法挣脱,于是只能环绕着它不停飞行的过去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