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一斤半(2 / 2)

作品:《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刚才段书记已经介绍过我了,但不够全面,我再简单自我介绍一下。”

“我是北汽第二设计部第一小组组长陈国华,同时还是配件研究小组的组长。”

“另外,我还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北大计算数学专业大一学生,另一个则是中科院计算研究所初级研究员。”

“现在,我还多了一个身份,那就是北汽纤维科研所的所长。”

“裴同志,不知道我这样介绍,您可以听明白么?”

本来不想装的,只不过这些人非要这么咄咄逼人。

那他只好摊牌了,不装了!

而此时的裴益民、齐北、顾崇杰、吴忠明等人,全都瞠目结舌了起来。

在场十三位大学生,他们又怎么能不知道北大有多难考呢?

而他们早早就知道了陈国华今年十八岁,去年一月份底的时候才进入北汽制造厂。

那个时候,陈国华还在读高三,第一学期刚期末考试结束没多久。

整个上半年,陈国华不仅在北汽制造厂这边完成了不少工作,还要复习考上北大。

嘶!

现在更强,同时兼职这么多份工作,还能游刃有余,并且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

难度最高的还是中科院初级研究员的身份,特么的,这是一般人能进去的么?

他们这位陈所长,到底是什么怪物啊?

大学生们最清楚,也是最震惊和佩服的一群人。

而其他三十名中专生和工人们,则是满脸的崇拜了。

太强了!

段云平、薛亚军和田敬业三人见状,脸色终于阴转晴。

很好,看来陈国华已经进入状态了。

那么接下来的事儿,就好办多了。

“小葛,以后你就好好协助小陈,管理好纤维科研所的大小事物。”

临走之前,段云平叮嘱了一遍副组长葛守志。

这句话,也是点清楚对方的身份,是协助陈国华,而不是领导陈国华。

要分清楚大小王!

“领导,没问题,我会的。”

葛守志恭敬地微微点头,然后朝陈国华微笑点头示意。

他也算是北汽的老人了,之前还是附件厂的时候,他便听说过陈国华的大名了。

毕竟三点式安全带这个发明,至今仍让他感觉发生在昨天。

领导们离开了,陈国华看着众人,喊了一句开会。

旋即,他就从自己的斜挎包里,拿出一份资料。

“老葛,麻烦你去印刷厂,把这份资料印刷一下,总共需要二十份。”

“记住要保密,千万别泄露出去了。”

葛守志连忙恭敬接过,正要出门,便听到陈国华继续说道:

“现在我宣布一下我们科研所的第一条规矩,那就是所有的技术,只能留在这里,不能带出去。”

“除了领导和我们本所的人,其他人禁止进入这里,大家都听清楚了么?”

当然很清楚了,而且不少人也听说过配件研究车间的事儿。

因此,大家对此倒是没有什么疑问。

不多时,葛守志去而复返,在陈国华的示意下,把资料都发了下去。

等裴益民他们都拿到了资料之后,陈国华这才开口道:

“你们手里的这份资料,是关于我们明年要研发的第一款纤维产品。”

“这一款产品是以黏胶纤维作为原材料,通过技术手段,制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第一代碳纤维”

碳纤维这玩意儿,裴益民他们都不陌生。

所以裴益民顿时忍不住嗤笑道:

“陈所长,您说的碳纤维材料,该不会说是电灯的灯丝吧?”

陈国华也不生气,而是笑着回答道:

“裴同志,你说话都是这么不经过大脑的么?还是说我发给你们的材料,你们都不会看吗?这玩意儿的强度是多少,你们作为大学生,或者中专生、技术员,你们看不懂么?”

“如果你们是扫盲教育的漏网之鱼,那我可以跟领导申请,让你们回炉重造!”

一番话下来,裴益民顿时臊得脸色通红,不敢再吱声了。

办公室内,瞬间安静了不少。

葛守志心中好笑,差点没憋住。

但不管再好笑,他都不会笑的,除非憋不住。

可是现在正在开会,也是陈国华这位新上任所长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他可不敢笑出来。

“众所周知,一般钢的拉伸强度是420,弹性模量是210”

“而我们现在要制备的碳纤维,其拉伸强度将会达到4000以上,弹性模量是230以上”

“这意味着什么,大家应该很清楚吧?”

听到陈国华这么说,齐北他们这些人,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作为机械相关领域的人员,他们还不清楚钢这东西的强度么?

按照陈国华的说法,如果真的制造出这样的一种材料,那确实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儿。

内地现如今本来非常缺乏钢铁,去年八月份还有大炼钢呢。

而在航空领域这一块,更是需要重量轻、耐腐蚀、高强度、韧度高等特点的材料。

毫无疑问,陈国华制造出来的碳纤维,确实是意义非凡。

难怪北汽制造厂的领导们,全都那么卖力支持,而且还拉来了十三名大学生和三十名中专生、技术员工人。

这绝对是非常强大的人才力量了。

段云平他们这些领导层,得是对陈国华有多大的信任,才会让他这么折腾啊?

“所以,大家应该明白,我们是在做什么样的事业。”

陈国华很满意大家的反应,继续说道:

“现如今呢,我们是遇到了问题,生产碳纤维的话,需要很多设备,而且不少高精尖的设备,我们目前还没有”

“在来我们纤维科研所之前,我就在配件研究车间那边,他们正在为我们研发高精尖设备.”

“所以,不是我之前不愿意来见你们,而是我事情真的很多.”

“制作碳纤维的前段工艺设备,其实只需要注塑机、熔融纺丝机等就可以了,后期还需要炭化炉、拉伸机等等”

“但是!”

听到陈国华的话,众人全都集中精神,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

“想要生产出高品质的碳纤维,我们还需要混料机、粉碎机、干燥机等等”

“而这些,就是我们制胜的关键,也是隔壁配件研发车间即将要研发的设备”

“所以,同志们,你们可以先慢慢熟悉你们手头上的这些技术资料,等到后期,我们的设备出来了。”

“到时候有的是让你们忙碌的时候.”

一番敲打过后,陈国华又再次强调了一遍自己的规矩,树立自己的绝对威信。

当然了,这些威信,是往后一次次的行动建立起来的。

现在只能是有个第一印象罢了。

等他离开纤维科研所的时候,已经到中午饭了。

到了吃饭时间,大家全都离开了办公室、生产车间,冲向了食堂。

今天打饭,不仅仅有猪下水这些肉,每人还能领到一斤半的猪肉呢。

如果是双职工家庭,那绝对是赚大发了。

比如马云禄和房若欣两人,他们虽然还没结婚,但已经是一对了。

在这个时代,能相亲的基本上就是一对儿了。

更别说,房若欣还跟着马云禄跑来了京城,后者要是敢不要她,法律都会不答应。

因为这个时代的离婚法律,其实是偏向女方的。

那也是没办法啊,建国之前的民国社会,其实就是清末封建社会的翻版,甚至某些地方更加恶劣、凶残。

周德龙、曹同贵、关大伟他们一个个也都十分开心,毕竟这是一斤半的猪肉呢。

大家领到的猪肉,肥瘦都差不多。

不可能有人纯粹瘦肉,或纯肥肉的。

谁要是看到有人纯肥肉,那不得被骂死呀?

陈国华也是亲自来食堂打饭菜吃,用报纸包裹着,然后直接放网兜里就可以了。

现在外面是零下八九度的气温,这肉不管怎么放,都不会坏。

“陈组长,哇,好难得呀”

刚准备找位置坐下来,陈国华就被吴梦雨他们一群人给拦住了。

得,今儿就跟他们一块坐着吃饭吧。

“今天都大年二十八了,明天再上一天班,那就放假咯,你们也可以好好休息了.”

“对啊,对啊,陈组长,过年的时候,我可以去您家里拜年么?”

黄树荣刚开口,江若林、郭慧珍等人也纷纷开口。

甚至旁边二组三组的人也都凑近来,非要凑热闹。

这可真是!

拜年还兴组队的么?

陈国华哭笑不得,连忙表示要拜年也没问题,大家一起去白主任家拜年就对了。

此时的白礼春也提着猪肉,笑呵呵地出现在了大家身后。

瞬间,三个小组的组员们,全都闹哄哄了起来。

现在已经是年关了,明天是最后一天班了,大家内心都极为躁动。

加上现在又领了猪肉,心情都十分美丽。

即便是白礼春也没有了平时的严肃,反而是非常随和温润地跟大家伙打成一片。

拜年的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当天晚上,陈国华到家的时候,家里人见他带回了猪肉,也不觉得稀奇。

并不仅仅是他昨天就跟大家提过这事儿,而且在中午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街坊邻居,拿到猪肉之后,就直接拎回家了。

胡萍姑可是在街道办工作啊,她那边的消息,最是灵通了。

并且陈小敏她们几个小家伙,最近也在放寒假,更是到处玩耍,消息也灵通得很。

几乎是全城都知道了北汽这个单位派猪肉了。

国棉二厂、轧钢厂、京城机械修理厂等,都有发过年的礼物,有些是花生瓜子,有些则是猪肉、粮食等等。

但都不如人家北汽制造厂派发的一斤半猪肉。

同样是国营企业,差距却一下子出来了。

一时间,不少人都想去北汽上班呢,谁让他们居然能发这么多猪肉呢?

在人均每月只有六两猪肉的统购统销政策下,一斤半的猪肉,已经相当于两点五人的份额了。

南锣鼓巷的九十八号院,王元龙、蒋福年、蒋世成几位北汽制造厂的工人。

当他们拿着猪肉回来的时候,全院都沸腾了。

不仅如此,附近几个院的邻居,不少大妈都跑过来串门。

“嚯,你们每人都有一斤半的猪肉啊?那么多?”

刚下班回来的赵寡妇,也是酸得一塌糊涂,那可是一斤半的猪肉啊!

就在大家羡慕嫉妒恨的时候,吴礼义和李寿同两位大学也跟着回来了。

邻居们顿时都泛着绿油油的光芒,死死盯着他们俩手中的网兜。

“哇,吴大学生,李大学生,你们也有肉啊?前两天你们不是才刚买了肉回来么?”

房大妈、姜唐氏、胡德荣等人,全都聚在中院的抄手游廊闲聊着。

即便现在已经是黑夜了,但家家户户也都亮起了煤油灯,甚至蒋大娘还把她自家的火盆给抱了出来,就是为了嘚瑟一下。

毕竟整个院子里,就数她家是双职工,她男人蒋福年和她儿子蒋世成都分别领到了一斤半的猪肉,合起来就是三斤猪肉。

虽说她家人也不少,但三斤猪肉,也能解解馋了。

然而这才炫耀没多久,伴随着吴礼义和李寿同两位大学生的回来,烟消云散了。

毕竟他们两人可是跟着陈国华混的,之前几天的时候,由于忙活完了板簧加工设备的改进工作。

上面领导奖励了他们卤肉,那是食堂帮他们卤制好的肉。

每人两斤!

而吴礼义和李寿同两人,目前都还没有对象,所以整个院子,都盯着他们了。

只不过,他们是没有对象,但他们也要存钱找对象,还得把钱寄回家里啊。

因此,对邻居们,两人也是不大方的。

跟邻居们聊了几句,吴礼义和李寿同两人就准备回屋做饭去了。

结果邻居们还不太乐意,非要拉着再闲扯几句。

比如赵玉枝,她就特别想去北汽制造厂,询问两大学生,怎么样才能调去北汽?

最好能调进去他们两人所在的车间。

邻居们没笑话赵玉枝,因为她们其实也想进这个车间呢。

“赵同志,我们真不知道啊,这个你要问我们领导了.”

吴礼义无奈地说道。

终究是刚毕业半年的大学生,还年轻着,不是很会拒绝别人。

“你们领导不是陈国华么?你们也是大学生,跟他关系应该很好吧?你们帮我问问,好不好?”

一个可怜巴巴的眼神,赵玉枝又一把将徐春光他们几个孩子拉到自己身旁,道:

“你们也看到了,我一个人要拉扯着他们四个孩子,很不容易的,就帮帮我吧”

扛不住的吴礼义和李寿同两人,只好表示会帮忙问一问,但不敢保证什么。

说完,他们就逃也似地回屋了。

回到屋内之后,他们其实也明白了,为什么当初陈组长在搬空房子之后,说什么也要把房子还回去。

因为这些邻居,实在是太难缠了。

只要这房子还留在陈国华手中,那么到时候,指不定还会闹出什么幺蛾子呢。

以这些邻居那么喜欢占小便宜的性子,又那么难缠,一旦被沾上,那就跟牛皮癣一样,很难弄掉了。

这一夜,由于猪肉的关系,很多人十分兴奋,但更多人睡不着觉。

闹哄哄的气氛中,转眼已经是大年二十九。

今天是最后一个工作日了,一大早,大家都没什么工作的激情。

陈国华也懒得那么严肃地盯着他们,毕竟大家的心情,他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厂里面转悠了一圈,他就去了中科院。

中科院这边也差不多的情况,但相对好很多。

“国华,听说昨天你们北汽那边每人都领到了一斤半的猪肉,你作为组长是不是有三斤啊?”

蔡尚思见到陈国华的时候,眼睛一亮,连忙冲后者招呼道。

鲁小石、孙宗鹏和商崇新等人也纷纷竖起了八卦的耳朵。

“老蔡你想什么呢?”

陈国华那叫一个无语,“你们可是研究员啊,智商那么高,能不能别那么八卦?就算要八卦,也好歹别那么离谱啊”

“还三斤猪肉呢,你咋不说是三百斤呢?”

孙宗鹏顿时突然地来了一句,“不会真的有三百斤吧?窝草,见者有份啊!”

哈哈!

玩笑话过后,大家这才聊起了正事儿。

现在的晶体管计算机,目前的研发工作已经进行到了百分之四十。

按照这个进度来看,那么在三四月份的时候,很有可能完成到百分之八十。

所以,遵照这样的速度,六月份的时候,很有可能就可以完成了。

“磁芯板已经造出来了么?”

陈国华翻看着进度文件名单,发现磁芯这东西貌似已经差不多快要实现了。

“昨天传过来的消息,应该是已经造出来了”

商崇新扫了一眼,如是说道。

“这样啊,那我去找华院士问问。”陈国华闻言,当即便起身了。

记忆磁芯这东西还是很有用处的,他想着拿到成品之后,让段书记去找对应单位,协助一下,多生产几个磁芯。

因为这玩意儿就是一种重要的存储元件,使用磁性材料制成。

其具有易编程、可擦除、仅需电源供应即可保持数据、耗能低等优点,所以陈国华很想提前进行语言编程。

之前他可是已经完成了程序语言的设计,但并没有完成编程的。

而现在,既然已经出来了这东西,那么他肯定要想办法提前给搞出来啊。

结果,华罗庚院士说了,不行!

不行就不行呗,那我自己造!

气呼呼的陈国华,转身就离开了。

看着他小孩子一样的背影,华罗庚院士摇头失笑了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