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南天门、离子束、激光炮(4 / 4)

作品:《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老陈家的情况,钱学森十分清楚,满门忠烈啊!

陈国华冲对方点点头,接着看向孙家栋这边,道:

“孙总工,我们南天门空间站还有核心舱、试验舱、实验舱等不同组合体项目,所以接下来你们部门的工作也同样不轻松,务必要保证不能够出现任何问题”

在跟一众小项目负责人叮嘱了一遍之后,陈国华就结束了这一次短暂的小会议。

为什么他非要在这个最高兴的时候,说这样扫兴的事情呢?

敲打!

只要是人,就很容易翘尾巴。

而陈国华最怕的就是他们这些项目负责人,自己都翘尾巴了而不自知,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虽说钱学森、孙家栋他们这些人可能不会,毕竟他们都是大佬,心态早已放平。

但是其他人可说不定啊。

人心浮躁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好像很多人在参加完高考之后,彻底放松自己,是同样一个道理。

南天门空间站项目已经启动了一年,过去一年当中,几乎所有人都是在精神紧绷的状态当中度过。

现如今第一枚试验舱火箭已经成功发射,那么松懈一下,很正常吧?

陈国华就是担心他们松懈,所以才会借着这样的机会,通过敲打钱学森他们这些负责人,给其他负责人或者科研人员传递一个信号:

别松懈,如果没有考到一百分,有你好果子吃。

在整个南天门空间站项目当中,陈国华是非常严苛的,向来说一不二。

站在一旁的邱宗岳等人,笑眯眯地看着陈国华,并没有开口。

通过观察其他人的反应,就知道陈国华这一次的敲打动作,效果很不错。

京城,振华研究所。

结束了大西北那边的工作之后,陈国华就回了京城。

自从春节之后,陈国华就一直待在大西北那边,前后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算是较长的一次外出记录了。

回到京城之后,趁着还有时间,他就没有回家,而是回到办公室这边先处理一下工作。

在他目前这个位置,工作是非常多的,如果真的想要完成所有的工作,就算是一直忙碌,也未必能够完全做完的。

当然,陈国华的想法是能做多少算多少。

研究所内并不算很平静,毕竟南天门空间站已经发射了,大家都知道振华研究所可是有参与这个项目的,而且他们的陈主任还是项目总负责人呢。

所以,大家都十分骄傲自豪。

在得知陈国华回来之后,便是章济川、薛晋权、陆子敬他们都跑过来办公室这边,借着询问技术问题的关口,没少跟陈国华打听空间站发射的事儿。

导致陈国华的工作效率很低,只能够将他们都打发出去。

忙碌了小半天之后,他这才简单收拾了一下,准备回家。

然后戴希璋也过来了,将他给堵在了办公室门口。

“陈教授,恭喜恭喜,我们的空间站终于成功发射了.”

“谢谢戴主任,其实现在发射的不过是试验舱罢了,算不上是空间站,等到核心舱成功发射之后,才算是真正的空间站”

提及这些,陈国华脸上带着微笑,但对于未来他自己也很难确定。

试验舱已经有了小白鼠这些动物,可以说是为后续的无人试验舱发射提供了最为重要的试验数据和基础。

但是载人航天项目终究是非同小可的事儿,加上航天员训练中心的那些航天员目前也只是训练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最少是需要两年半的时间,陈国华才敢让他们上天。

否则的话,不管他们多么优秀,陈国华也不敢让他们上去。

只要载人航天项目顺顺利利完成之后,南天门空间站核心舱才会发射上去,为后续其他发射项目做准备。

换句话说,从目前来看,想要发射核心舱,最起码还需要等两年以上的时间。

如此便意味着,南天门空间站项目至今都还不算成功发射。

更别说整个南天门空间站,除了核心舱之外,还有很多实验舱、货舱等,以及陈国华最想要研制出来的货物飞船这一款航天器。

没有飞船来协助运载货物,处在太空中的南天门空间站想要获得地面补充,相对困难一些。

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整个南天门空间站项目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革命尚未成功,依然任重道远啊。

戴希璋寒暄客套了几句,便将话题引到了民航客机上面。

“国华,你也知道”

前面还叫陈教授,满满的距离感,现在就亲切地喊国华了,绝对是有事儿。

陈国华不动声色地听着,想要看看对方到底想干嘛。

“去年,振华十八型客机在国外卖得很火,前前后后,我们都已经卖出去将近六十架客机了,为我们国家创造了一点七亿美金的外汇收入”

听着戴希璋的话,陈国华的表情还是没有丝毫变化。

这些都是之前的事儿,就算陈国华很忙碌,但也从邱宗岳这边获知了最新信息。

自从振华十八型在国外爆火之后,陆陆续续吸引了泛美航空、环球航空、阿拉伯航空等外国民航企业前来订购客机,戴希璋等航空科研人员可谓是激动到落泪。

过去百年历史,就是中国屈辱的百年。

飞机是西方率先发明的先进科技,后来一战二战,飞机就变成了先进武器。

特别是二战期间,以及半岛战场上,我们的士兵可没少经历空战空袭。

在山城、金陵等很多城市挖掘的防空洞,就足以证明西方的飞机到底有多么强大了。

孱弱了百年,戴希璋他们这些科研人员,早就希望内地能够制造出合格的飞机。

这倒不是难事,几年前,振华研究所也终于研制出了歼幺幺九号战斗机、轰-65型轰炸机和振华十八型客机。

但是让戴希璋他们都没有想到的是,振华十八型突然就被泛美航空公司订购了二十八架,并且之后还一发不可收拾,陆陆续续又卖出去了将近六十架。

如此振奋人心的消息,如何不能让戴希璋他们这些人热泪盈眶呢?

可是高兴之余,戴希璋他们却又发现,现在居然没有一个正在研发的民航客机项目了。

这可不行啊,万万不可以啊!

为什么?

有道是趁热打铁,趁着现在振华十八型在国外卖得火爆,继续研发一些短程客机,同样是节能省油的那种经济舒适飞机。

如此一来,内地的民航事业绝对能够迎来腾飞。

不仅仅可提振内地的航空制造水平,更是可以为内地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

于是,戴希璋就找了过来。

其实他早就想来找陈国华了,但是后者那么忙碌,而且忙的还是空间站这个国家大工程,他也不敢随意打扰对方啊。

这不,等陈国华忙碌完了,他就来堵人了。

“国华,我们国家的航空制造业就靠你了,我知道你现在很忙,项目很多,你放心,你只需要负责技术资料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我可以负责到底”

开发短程客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