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私生子(求月票)(2 / 3)

作品:《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并且一般来说,陈国华也不会主动给出答案,而是尽可能地开拓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自己来解答,亦或者是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来解答。

这一点就好像是代数一样,除了通过常规的方程来求解之外,还可以通过转化为几何问题来求解,亦或者是通过其他办法来解答。

数学毕竟是最基础的语言,是人类探索宇宙本质的一种工具。

下午,吃过午饭的陈国华准备回书房歇会儿,然后就继续指导孩子。

毕竟要参加全世界奥数竞赛,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呀。

很多外国孩子比陈曦和陈安的数学天赋要好,年龄也稍微大一些,想要跟他们同台竞争,当然要努力刻苦。

天赋不够,努力来凑咯!

却没想到下午才过去没多久,埃尔德什就来敲门了。

“国华,国华,我们来给你拜年了.”

等他们进来之后,陈国华才知道这一次来的人还真不少呢。

格罗滕迪克、沙法列维奇、博苏克、菲利克斯克莱因等人都来了。

他们这群人都是京城高等科学研究所数学院的教授,也是中坚力量。

这群人一来,陈国华就解放了,不需要他亲自指导陈曦和陈安两孩子了。

当然并不代表陈国华就真的解放了,相反,埃尔德什他们反而是拉着他聊起了其他更为复杂的问题。

过去七八年左右,陈国华几乎是没有什么突破性、创造性的数学研究了,所以经常被埃尔德什他们吐槽。

或许在埃尔德什他们看来,要么是藏着掖着,要么是真的太忙了。

可实际上,这两个都是理由。

陈国华当然是很忙,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他也确实藏了一些研究成果,比如至今都还没放出去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存在性与光滑性的证明论文。

NS方程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方程,用于描述粘性流体在给定理和初始条件下栋梁守恒的运动规律。

由于这套方程是非线性的偏微方程,在数学上具有挑战性,因此非常难求得其精确解,特别是在考虑湍流的情况下。

基于此,NS方程才会那么难以被求解出来。

很有可能会困扰着数学界几百年的时间也说不定。

而陈国华之所以不拿出来,自然是不想让华盛顿和莫斯科他们知道,毕竟一旦被他们看到论文的话,以他们的工业基础和科学家数量,绝对能够在航天、航空等领域上彻底超越内地。

如此一来,好不容易才取得的领先优势,将会荡然无存。

内地建国至今也才三十年罢了,基础太差太差了。

就算有陈国华这只亚马逊蝴蝶在疯狂煽动翅膀,但也不是说赶超英美就能马上赶超的呀。

跟格罗滕迪克他们这些人聊着的时候,时间过得更快。

在这个过程中,陈曦和陈安两姐弟这才知道,他们父亲跟教授们讨论的话题,他们是真的听不懂啊。

虽说他们才十四岁,但他们也不是数学门外汉啊。

只能说他们父亲讨论的数学理论研究,层次太高了。

“吃晚饭了!”

伴随着董静雪喊了一句,陈国华他们这才发现外面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墙壁上的时间已经显示为六点五十了。

格罗滕迪克他们便撒腿准备离开,并不想在陈国华家里蹭饭。

陈国华倒是想留他们,结果没留住。

而且他们这一次来,除了跟陈国华讨论数学问题之外,更多是盯上了他家的陈酿。

自从去年三月份,陈伟和陶紫两人的婚宴上,陈国华拿出来了窖藏了多年的茅台酒之后,格罗滕迪克他们就盯上了。

并且他们自己也都买好了房子,准备每年够采购几箱酒窖藏起来,未来每年都有美酒得喝呢。

他们这群人的工资都不低,现在又已经改开了,茅台酒厂的产量也可以提高了。

所以多了他们这群客户,茅台酒厂自然不会拒绝。

“没了,没了,真的是一滴都没有了.”陈国华哭笑不得地将格罗滕迪克他们这群人给赶跑了。

他情愿让他们留下来吃饭,也不想让他们打酒窖里那些茅台酒的主意。

家里的地下室,那就是套娃一样,有好几个藏宝室,而陈国华展露给到外界的只有一个酒窖罢了。

即便如此,陈国华也是尽可能地藏拙,不会露出太多的‘美酒’。

倒也不是财不外露的原因,而是对于这些酒鬼来说,美酒这东西,就算再多,也架不住他们折腾啊。

而陈国华还想多留一些酒给以后得自己享受呢。

以一九五九年生产的茅台酒为例,窖藏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和五十年,能一样么?

当然,能窖藏这么长的时间,自然对贮存条件有很高的要求了。

一个是阴凉的地下室这种环境,还有就是密封一定要做到最好。

但如果是窖藏了五十年或者五十年以上的酒,想要饮用的话,还是需要勾调。

正常可以直接饮用的老酒,其实是两年以上就可以了,十年或者二十年以上的茅台,口感会更加的醇厚、柔和,有一股老酒独特的香气。

这就是为什么陈恭禄、格罗滕迪克他们这些人如此痴迷于这些老酒的原因。

看着埃尔德他们带走了不少茅台酒,尽管只是窖藏了七八年的酒,但陈恭禄也是眼睛泛绿,眼巴巴地盯着那些酒。

可惜,这不是给他的。

“国华啊,地下室那边还有其他酒吧?今年你准备买多少酒回来窖藏啊?”

晚饭的餐桌上,陈恭禄看向陈国华,眼里满是关心,然后就惹来了云婉裳的白眼。

对于这件事,陈国华无奈失笑,现在说这个还有点早。

“家里的地下室肯定是不够存放新的酒,隔壁邻居不是准备要搬家了嘛,过几个月我就买下来,那边就用来藏酒.”

听到陈国华这么说,一家人都十分意外。

隔壁的房子什么时候要搬家了?

陶紫此时却是用脚踩了陈伟一下,后者有点不解,但很快就收到了他媳妇传递过来的眼神。

两口子是年轻人,他们的工资也不低,却还要跟着挤在翠花胡同这边。

不如趁着刚才陈国华提及买房的事儿,顺势提一提他们也买房的事儿。

虽说陈国华也好,陈恭禄他们这些老一辈对陈伟和陶紫都很好,但一家人住一起,终究不方便嘛。

“爸,我最近也听说护国寺附近有房子出售”

陈伟突然开口,顿时让一家人都惊讶了下来,吃惊地望着他。

这话是什么意思,大家瞬间秒懂了。

反应最迅速的是陈思,她立马就反问她大哥,表情十分错愕:“大哥你想搬出去住?”

于沫离没吭声,但脸上的笑容却是少了很多。

胡萍姑、董静雪她们则是安安静静地吃着饭,没吱声,就算是陈向前想要插嘴也被前者瞪了一眼。

现在陈家可是一大家子住一起,尽管陈援朝经常不在家,但陈向前他们几个孩子可都在家呢。

之前的房子还是二十年前买下来的那两套,一套是一进一跨院,面积并不小,足有一千两百平米呢,属于是超规格的四合院,有十五间房,完全是足够陈国华一家人住。

就算是多了龙康侯他们几人,那也是足够住的。

还有另外一套则是标准的二进四合院,算上大门洞、垂花门的话总共有十七间房,所以也是完全够用的。

现如今就是二进四合院这边的正房当做大厅客厅,另外左右两间正房分别是陈恭禄老两口和胡萍姑的卧室。

东厢房是陈援朝和董静雪两口子的卧室,其他房间就分配给陈向前他们几个孩子。

一进一跨院这边就更简单了,原本留给陈小月她们三姐妹的房子,除了还剩下没嫁出去的陈小梅依然保留了她的房间之外,小月和小敏的房间都被陈思她们了。

就算现在陈伟和陶紫两人结婚了,其实也还有空余房间,并没有完全塞满了人。

因此,陈伟根本没必要搬出去自己住。

毕竟一家人住在一起,并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要知道,早在二十年前,这两套已经被打通的四合院,就已经装修了将近五个卫生间。

现在家里陈国华这边是有四个孩子,加上于沫离、陶紫和陈策这个孙儿,总共就是八人。

二进四合院这边,陈援朝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算上陈恭禄老两口、胡萍姑和董静雪,总共是九口人。

两边加一块儿,就是十七口人。

当然,陈援朝是不怎么经常在家的,陈小梅也还没嫁出去,但陈小梅现在已经在南方那边安家了,也跟前者一样,不会经常回京城了。

因此,别看人这么多,但五个卫生间,完全是够用了。

不像原时空的港岛,一家三代人,全都挤在一个三四十平米的小房间里。

每天清晨的时候,就为争夺卫生间,争吵个不停。

被他妹妹这么一问,陈伟顿时不吭声了。

他又不傻,刚才他话都还没说完呢,他母亲脸上的笑容就少了,直到他妹妹陈思的一句反问,他母亲更是直接黑脸了。

陈国华闻言,却是笑了:

“护国寺那边太远了,就算我同意,你妈妈估计也不同意,而且你们真的搬过去了,到时候还得麻烦你龙叔他们。”

“等几个月吧,到时候我把隔壁邻居的房子拿下来,你们两口子就搬过去那边住吧。”

讲真的,陈国华也很理解大儿子的想法,但有很多现实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刀切。

当初陈国华跟于沫离结婚的时候,也觉得有些不方便。

不过,时间一长,总是有解决办法的。

听到他父亲这么说,陈伟赶忙点头。

至于他媳妇陶紫,就只能生闷气了。

他们两口子有钱,老早就想去护国寺那边买房了,都已经规划好了。

现在可倒好,陈国华一句话,直接泡汤了。

还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