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章节正文阅读

后记景泰(1 / 2)

作品:《靖难攻略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了!”

“新货自行车上架,不要错过,不要错过了!”

“叮铃铃……”

热闹的叫卖声中,时间一晃便是几年时间。

朱瞻壑退位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眼下的皇帝是朱祁钺,年号也被他改元为“景泰”。

如今是景泰六年(1483)七月初六,朱祁钺在位的第六年。

尽管已经成为皇帝,并且年龄也六十三岁,但朱祁钺的心思却从来没停下来过。

在过去六年的时间里,朱祁钺所下发的政策,主要是移民西部,缓解中原和江南的人口压力。

景泰六年的大明朝,人口已经增长至两亿四千余万。

尽管两亿四千万人口已经很多,可相比较大明朝拥有的土地来说,这点人口还是太少了。

这两亿四千万人口,有接近一亿五千万生活在中原的两京十六布政司的土地上。

剩余九千万人,也主要生活在南洋、波斯和东北三司。

景泰六年的南洋布政司人口达到一千四百余万,波斯人口则是恢复到两千万。

河中人口四百多万,西海人口六百余万,山南三百余万。

渤海、辽东、大宁人口达到一千八百万,难以增长。

安西、北庭人口合计不足三百万,漠北二百万难以增长。

南中人口三百余万,南洲一百五十余万,北洲二百万,东洲九百七十余万,昆仑洲不足百万。

东北和西部、海外的土地开发使得大明朝对开荒有些巨大需求。

在这样的需求下,许许多多的科技应运而生。

内燃机在景泰三年被发明,但热效率并不如现有的蒸汽机。

为了解决开荒的问题,朱祁钺让人将火车头装上开荒所用的排犁进行开荒。

然而沉重的火车头无法在耕地中行驶,朱祁钺命人将马车的轮胎装给了火车,并将火车头缩小,制成了第一台蒸汽拖拉机。

这种蒸汽拖拉机的开荒速度是耕牛的三倍,耕地速度则是耕牛的五倍。

尽管它的造价高达三千贯,可朱祁钺还是令工部将其投入生产,并运用到东北、西北的开发中。

在此期间,太学博士张博改良太学的电池,并发明出锌铜电池和电灯和交流电发电机。

随着电灯被发明,朱祁钺下旨修建密云水库,并安装交流电的水力发电机用于满足日后可能运营的电车。

此外,朱祁钺调国库四百万贯,用于修建七十二座水力发电站和二千四百余座火力发电站。

经过永乐、洪熙、宣德、景泰加起来八十三年的发展,大明的基础教育无比牢固,基础物理、数学、化学也不断被完善。

在朱高煦去世后的第三十八年,大明朝提前迈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来了没?”

“应该快了,陛下……”

早秋的北京充满了热闹,而在京城西北方向,一座占地数千亩的庞大宫室令人向往。

站在大明宫城的长春宫内,八十二岁的朱瞻壑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报纸,眼睛时不时看向殿内穹顶。

在他与宦官们一问一答间,穹顶突然明亮起来,黄色的暖光照亮了长春宫内的正殿所有角落。

不仅如此,被“点亮”的不只是长春宫,而是大明宫的所有宫室。

“来电了!”

“真亮啊!”

“这就是电灯啊,比油灯和蜡烛好用太多了!”

一时间,议论声此起彼伏,而期待已久的朱瞻壑也放下了手中报纸,脸上满是笑意。

“爷爷,怎么样!孙儿没骗你吧!”

叫嚷声从殿外传来,三十七岁的朱见深走进了长春宫,朱瞻壑听到他的声音,脸立马垮了下来。

“你不好好在紫禁城监国,跑来大明宫干嘛?”

朱瞻壑一顿训斥,朱见深无奈作揖:“我爹从西海(黑海)回来了,孙儿好不容易才得到休息,立马来见您了。”

“他还知道回来?”朱瞻壑听到他的话,立马垮着脸阴阳起来。

即便已经成为皇帝,可朱祁钺的心终究是野的。

在景泰三年,他就迫不及待的让朱见深开始监国。

哪怕如今已经六十三岁,可他依旧在四处乱跑,美曰其名“体察民情”。

他将他的所见所闻编撰为文章,不断在《大明报》发表。

景泰六年的有线电报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曾经一个季度一刊的《大明报》,如今也能做到每周刊发。

刨除皇帝这层身份,朱祁钺更像一个旅游各地的美食家和旅行家。

所谓体察民情是假,去观山看海是真。

过去三年时间里,朱祁钺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从南边的交趾到北边的燕然,从东边的北海(日本海),到西边的西海(黑海)。

即便西海不通铁路,他也能骑马从里海一路前往西海。

如果不是朱瞻壑三申五令,不准他乘船出海,恐怕他已经前往了南洲、昆仑洲乃至东洲和北洲。

当然,朱祁钺虽然贪玩,可他却没有荒废朝政,这也是朱瞻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

“他去西海看到了什么,交代交代吧。”

朱瞻壑推了推老花镜,朱见深闻言也作揖道:

“西洲那边在与日本、朝鲜作战中学到了燧发枪的技术,而且由于朝廷对他们的贸易顺差过大,他们开始有意识的团结起来。”

“按照太爷爷留下的书中内容,这群宗教不一致的国家,按理来说无法形成联盟,可如今却形成了三个联盟。”

“他们自称西洲为欧罗巴洲,形成了西欧联盟,东欧联盟和北欧联盟。”

“如果算上吞并米昔儿(马穆鲁克)的鲁迷国(奥斯曼),那独立于大明朝之外的,便只剩下他们四个势力。”

“只是他们加在一起,人口也不过八千万左右,远不如大明朝。”

“我爹的意思是,先全力消化波斯、西海、河中、山南这四個地方,等到中西铁路竣工,立马拿下莫斯科等小国,占据西洲的东部平原。”

“内燃机已经在不断被完善,算起来也就十几年时间,就能研制出汽车,届时整个西洲都将臣服在国朝脚下!”

朱见深冷静开口,朱瞻壑听得频频点头:“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到汽车出来那天。”

朱瞻壑很清楚,研制出汽车,和汽车运用到战场,这是两个概念。

按照自家父亲的预计,大明朝应该在计划中第三个五十年的时候能将内燃机所生产的坦克、卡车运用到战场上。

如今是大明朝的一百一十六年,但却只是自家父亲计划中的第八十三年,距离第三个五十年开始还有十七年,距离第三个五十年结束还有六十七年。

这么算了算,他恐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爷爷长命百岁,自然能看到……”

“我就算长命百岁,也不一定能看到我重孙子!”

朱见深还想拍马屁,却不想直接被朱瞻壑怼道:

“我十八岁生你爹,结果你爹二十七才生你,你更厉害,三十才有孩子。”

“要是憆儿也像你们俩父子一样,那我就算活到一百岁也见不到重孙子!”

对于朱祁钺、朱见深这对父子,朱瞻壑最大怨念就是这两人孩子生得晚。

虽说随着医疗进步,晚点生孩子比较有利于日后儿孙即位,但在朱瞻壑看来,二十四五就已经很晚了。

朱祁钺二十七才生朱见深,朱见深三十岁才生朱佑憆。

他们两个但凡早点生孩子,朱瞻壑估计早就抱上玄孙,实现五代同堂的愿望了。

八十二岁的他,可谓是老朱家眼下最长寿的第一人,结果居然连五代同堂都做不到,说出去让人笑掉大牙。

“这……这也急不过来啊……”

朱见深尴尬挠挠头,朱瞻壑则是冷哼一声:

“不急不急,等你爷爷我死了,伱们就知道着急了。”

“您死了也看不到啊……”朱见深下意识开口。

“你!!”朱瞻壑抓起手杖就要动手,吓得朱见深连忙要绕柱子后躲着。

瞧他动作灵敏,朱瞻壑又看了看自己的老胳膊老腿,只能作罢。

“滚吧,让你爹过几日好好来看看他爹我,另外别带你媳妇来。”

“找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媳妇,你也不嫌害臊!”

面对朱瞻壑这话,朱见深不服道:“媳妇年纪大会疼人!”

“你!”朱瞻壑下意识又拿起手杖。

“诶,孙儿告退!”

朱见深撒腿就走,瞧得朱瞻壑直摇头:“玩物丧志……”

过了一会,他这才对不远处的一名宦官开口道:

“把朕的蒸汽三轮车开过来,朕要出去吹吹风……”

朱瞻壑爷孙三人这副模样,也不知道被朱元璋、朱棣、朱高煦这爷孙三人瞧见是何感想。

当然,他们是何感想朱祁钺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如今的他,正在编织一场属于自己的大网。

景泰六年的大明朝财政收入已经突破一亿五千万贯,但财政支出却也达到了一亿三千四百余万。

之所以增长如此,主要是教育和军费支出较多。

如今的明军数量稳定保持在一百二十四万,其中陆军一百零七万,海军十七万。

为了发展经济,朱祁钺决定缩减军队,改换军制。

景泰六年九月初五,朱祁钺下旨改换军制,由原本的卫、千户、百户、总旗、小旗,改为卫、团、营、旅、队、什、伍。

卫为三千六百人,团为一千二百人,营为四百余人,旅为一百余人,一队为四十余人,一什为十余人,一伍为五人。

卫上设军,每军万余人,由都指挥使司担任。

朱祁钺的这次军改,主要保留卫的名称而效仿唐代改制,所用基本都是唐代的编制。

如果只是更改编制,这并没有什么,可随着朱祁钺下旨,仅保留二百七十卫编制后,军队内部便有许多武将连连上疏。

按照新的编制更改,二百七十卫所辖士兵数量不会超过一百万。

也就是说,最少有二十四万士兵将面临退伍这一条路。

然而,士兵的前途与这些上疏的武将无关,他们只担心这二十四万人被裁撤后,自己的权力是否会跟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