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戏剧年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83章 马克西姆,洋妞(2 / 2)

作品:《我的戏剧年华

“那就这么着,一辆轿车在宽敞的大街上行驶,到了一处酒店,侍者赶紧弯腰开门,主角穿着西装下车,走上红毯……”江浔举杯,两人一口喝干了白酒。

“里面有一舞厅,还是法国的那种,主角要了一杯洋酒,这时,许多漂亮女人注意到主角,主角却注意到一位漂亮的小姐……”

“对,酒还没喝,就跟温酒斩华雄似的,主角弹钢琴,再喝洋酒,最后镜头,穿林杉西服,不要太潇洒。”冯小刚想象着,一个长镜头,一镜到底。

这构思有了,说干就干,冯小刚连夜画完了分镜头脚本。

画面的光影感很足,完全是按照电影拍摄画出来的,是电影的分镜头,而不是电视的。

人物也很逼真,第一幅图上就是江浔本人,画得好象工笔又好象水彩,神态也抓得很足,演员的表情,不用演,在上面都有……

瞧这样子,还真不愧是美工出身。

“我看……这象是马克西姆啊。”江浔看着这地方怎么这么熟悉呢。

“我都联系好了,就以北平台的名义,摄像也是我们台里的摄像……再找几位群众演员就成,就是跟主角跳舞那位……”冯小刚看看江浔,“最好找一洋妞。”

洋妞呢?江浔瞅瞅他的两颗板牙。

……

马克西姆餐厅是80年代来不起的地方,也是北平第一家西餐厅,1983年开业的时候,消息还上了《新闻联播》。

自打正式开业,见天儿都爆满,因为极其轰动,不少外国使节都特别关注马克西姆。

冯小刚也不知使了什么招数,一个下午,马克西姆不对外营业,畅开了让他们拍。

大清早,先是冯小刚带着摄像爬上一高楼,拍了轿车在宽敞的马路上飞驰的画面,下午,群众演员就位,就看江浔的表演了。

江浔来的时候,里面已经布置就绪。

到处都是法国元素,地毯、墙纸、鲜花,烛台,彩绘玻璃、银制餐具、仿照卢浮宫的壁画…让人仿佛一瞬间就穿越到了19世纪的巴黎,

餐厅的尽里边,还有一个小舞台,每天晚上都有钢琴表演,几乎就是一个小型音乐厅。

机位也已经架好,门口一个,第二个机位就在钢琴旁边,冯小刚跟江浔说着走位,就有点口齿,第一次当导演,架不住心里紧张。

在跟外国的群众演员讲戏的时候,他却又严肃得不能再严肃。

“都是哪来的?”江浔指着这些群众演员,有漂亮的中国姑娘,也有外国姑娘。

“都是留学生,小刚跟他们讲,中国人讲究奉献,为人民服务,你们也得发扬风格,完了,人家连钱都没要……”摄影师笑得特贼,“都是无尝奉献。”

那成了。

江浔笑着跟那位漂亮的外国姑娘点点头,冯小刚就连说带比划的讲了通戏,其实人家姑娘听得懂中文,反而用中文跟他说,“麻烦您,我听得懂北平话。”

“摄影组准备,灯光组准备,演员就位……”现场没有场记,冯小刚就亲自当起场记,一声清脆的板响,林杉西服的广告,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