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睁眼看世界(求月票)(2 / 3)

作品:《从曹贼开始的无限战争

董璜不可能只是因为他在历史上的名气,就直接让他统帅多少人的军团、位居大虞大部分武将之上!否则,那么多跟了董璜三四个世界舍生忘死的将士们该怎么想?

为了一个还不一定能够收服的廉颇,不值得董璜付出这样的代价,甚至就算是王翦都不值得。

像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圣岳飞,人家还是董璜的义子兼女婿,能力也确实突出,但也是在灭了好几个国家之后,才凭实力拿到了一个军团的主将罢了;和岳飞军团同等编制的军团,大虞还有很多。

当然了,有了军阵之后,很多将领练兵、用兵的能力就会拉开差距,到时候肯定还会有新的洗牌,大浪淘沙,一流军团和二流军团肯定会拉开差距,但这都不是无功之人直接后来居上的理由。

所以,大虞必须要端住。

现在可是买方市场,廉颇只有大虞一个选择,大虞却不一定必须要廉颇,让廉颇自己降下身段,摆正位置,才更容易收服,也对大家都好。

这次,廉颇显然也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他不仅把姿态摆得很低,还把身上仅有的钱财换成了人事来孝敬糜竺。

这可把糜竺给逗笑了。

夭寿啦,廉颇不仅会负荆请罪,还会送礼啦!

廉颇的这点人事,糜竺自然看不上,但他很清楚,驯服廉颇的第一步,已经成了。

——

大虞与齐国交换俘虏与领土的时间,其实和典韦的大胜相差了没有几天。

在大虞诸多行动的时候,被众人所忌惮的蒙骜其实也一直没有闲着,他先是突然袭击强势攻取了韩国的十二座小城,进一步巩固了占领区。

与此同时,内史腾在楚方城范围内也有了一定收获。

蒙骜的进攻,逼得典韦必须要回军。

意识到蒙骜主力离开的郭嘉也迅速调兵北上,结果蒙骜竟然不知何时,将陈留的守军全部替换成了秦锐士。

郭嘉所部被迫与六万秦锐士正面决战,幸好郭嘉拥有献祭技能,都快要把麾下献祭爆了,这才堪堪挡住了秦锐士。

之后不久,蒙骜主力来援,黄忠也带着主力赶来支援。

双方在陈留城外爆发了一场惨烈的大战。

大战从早上一直打到傍晚,精疲力竭的双方才鸣金收兵。

是役,郭嘉所部直接被打残,加上被献祭撑爆了的和有严重副作用无法再从军的,郭嘉所部竟然只剩下了两万多人,且因为过度使用血祭之力,短时间内无力再战。

黄忠所部同样损失惨重,且因为郭嘉的献祭,大量透支战斗力,短时间内战斗力骤降。

郭嘉本人也累得虚脱。

蒙骜所部整场战役下来,则至少损失了四万秦锐士和大量其他军队。

双方总体而言打成了平局。

不过,大虞一方损失的人数更多一些,代价也更大一些。

但如果第二天再打的话,没有了血衣军肉盾和郭嘉的献祭,黄忠所部战斗力骤降的军团绝对不可能是还有大量秦锐士的蒙骜军的对手。

郭嘉、黄忠所部只能够退回雍丘,等待夏侯渊、庞统、夏侯惇所部到来。

总体而言占了便宜的蒙骜也不追击,因为这场决战也把蒙骜打怕了。

蒙骜虽然达成战略目标,但这样的战斗他可不想再打一次,尤其是黄忠的弓箭,他可不想再面对一次——之前的战斗,有好几次他都差点被黄忠给射死,幸好大秦军阵厚实,要不然还真的很难说。

将郭嘉、黄忠所部逼退之后,蒙骜再次利用水军的优势东进,所部水军与齐国水军前后夹击,一举击败了赵国水军,将庞煖所部堵死在了饶安。

这个时候,蒙骜本来是想协助齐国把庞煖所部给覆灭的,但是他却收到了杨瑞战败的消息。

看到地图上典韦出现的位置,蒙骜意识到情况不妙。

毕竟,蒙骜最开始的计划就是水攻大梁,对水攻,他特别敏感。

于是,蒙骜的主力直接渡过了黄河,带着俘虏自大梁的魏国文武百官,轻松拿下了魏国在黄河以北的邺城等飞地,然后按照大秦中枢先北后南的指令,兵进邯郸。

河对岸,脸色苍白的郭嘉都快要被蒙骜的反复横跳给气疯了。

蒙骜这几次和大虞、韩、魏交手,似乎觉醒了一个了不得的技能——反复横跳。

利用黄河水军优势,一会儿在河北,一会儿在河南,一会儿在齐国,一会儿在魏国,一会儿在赵国,一会又在秦国,真心要把人逼疯。

但虞人却并不知道,蒙骜正是因为儿子蒙武被大虞利用水军优势反复横跳围攻致死,蒙骜这才死命研究水陆结合的战法。

这次蒙骜小试牛刀,便将郭嘉等人搞得苦不堪言。

大虞不是没有想过调水军入大河,但为了不引起齐国的警惕,大虞硬生生的忍住了。

此战过后,秦虞战场上也逐渐消停了下来,虽然苦了南阳郡百姓,但秦虞显然都不想在这种时候再发动一场决战。

真正的战场转移到了北方。

邯郸又双叒叕被包围了。

邯郸的位置,西依太行山,东侧北侧都是广袤的平原,不仅经济发达,还刚好挡在了秦军北上攻略燕赵平原的关键位置上,在如今的形势下,就算邯郸不是赵国的首都,也会是赵国重镇中的重镇。

当然了,作为首都,这个位置对于现在的赵国而言,就有些太过靠前了。

地图上,如今赵国的疆域,就像是一个上面有尖尖的馒头,邯郸就在这块馒头的尖尖上,让人看了就想啃一口。

现在的秦国,就如同一个饥渴了多年的色中饿鬼,只想抱着馒头狠狠啃一口。

(填充色部分为虞、秦、赵新得的国土)

于是,蒙骜便啃了上去。

这下子,赵王又慌了。

邯郸的位置这么靠前,可不是赵王想要“天子守国门”,而是因为邯郸的大部分屏障都被秦国给攻占了。

巅峰时期的赵国,拥有上党、太原等大片太行山以东的领土,但是现在的赵国,面对秦国却几乎无险可守,国都随时都会暴露在秦国的兵锋下。

本来,赵王还想出兵救魏,从而不费一兵一卒得到魏国的邺城等地。结果魏国却太不给力,竟然已经被灭了,邺城等地也被秦人劝降。

这让赵国门户洞开。

偏偏赵国的主力大部分还都派出去了。

这就不仅仅是门户洞开的问题了,简直就是直接张开了大腿贴上欢迎光临的贴纸了。

那谁还能忍得住啊?

那么赵国的主力去了哪里呢?首先是庞煖带走了一部分;其次,还有一部分则被笃定秦国没工夫管赵国的赵国君臣,派去攻打齐国的河北地。

赵国还是很有野心的,想要彻底占据整个河北。

河北地区都是平原,物产富饶,适合种粮、养兵。有了这块土地,赵国恢复往日的荣光并不成问题。

现在天下的局势越来越明朗,渐渐呈现出秦、虞、齐、赵四国争霸的局面,赵国上下以及赵国的战争代行者们,自然越来越有想法。

鉴于赵国的主要目的是夺取整个河北,本身却又不想跟齐国真正拼个你死我活,所以庞煖所部的任务则变成了,一是震慑秦军防止秦军援助齐国盟友,二是夺取河水、济水之间的地区,三是阻止齐军主力支援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