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吵起来了!(1 / 2)

作品:《1988从独立制片人开始

中影集团,博物馆奇妙夜创作研讨会。

来参加研讨会的专家非常多,都是陈时平请来的。

古董鉴定专家、文物修复专家、历史系教授、社会学家、传媒学院教授等等。

圈里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正式的召开电影创作研讨会了。

前几年还很流行呢,但是随着电影逐渐商业化,这种创作模式就慢慢被淘汰了。

大多都是编剧、导演、制片凑在一起瞎糊弄。

后来的很多电视剧和电影脱离现实,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如果出现一部很严谨的电视剧和电影都会被吹上天。

实在是观众被喂了太多垃圾,吃一口细糠都欢天喜地的。

陈时平觉得这种模式不能轻易淘汰嘛。

特别是古装剧方面,没有专家指点,只靠编剧导演很难拍出来好电影。

国内八九十年代那么多经典影视剧都是在这种模式下诞生的。

以后中影出品就必须是精品!

不能给观众喂猪食!

会议上,大家针对剧本和创意提供了很多建议。

对于电影中出现哪些文物,涉及哪些朝代,那些文物的背后包含哪些历史趣事都一点点掰开了揉碎了讨论。

什么样的故事和文物能够代表中国的历史文化出现在电影里是讨论的重点。

这是一部文化输出作品,必然要好好讨论一番。

不过陈时平给定了一个很死的规矩,选择的文物必须要能够拟人化。

不然你放一个青花瓷上去,它怎么拟人化呢!

唐三彩的一些瓷器还可以用,毕竟有动物和人物制式的。

普通的瓷器还真不太行。

有了这样的限定,能选择的东西就很少,而且电影时长有限,就必须要精品中的精品。

而且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底在哪个博物馆拍摄。

西安那边肯定要去,但是京城这边也想留啊!

所以故宫博物馆和西安博物馆的人都吵起来了。

陈时平很难得见到一群五六十岁的专家吵的面红耳赤。

就差直接开喷了。

两個地方的人都在比较各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地位。

“西安是十六朝古都!遍地是文物!”

“京城是五朝帝都,在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西安有几十个历史名迹,孕育出多个画派!”

“京城有一百多个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世界著名的京剧!”

“放他娘的屁,那是黄梅戏发展出来的,和你们有什么关系!”

“京剧两个字不认识!知道什么叫京嘛!”

陈时平都麻了,吵的也太凶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迁都呢。

陈时平被吵的脑瓜子疼,找个借口出来透气了。

程凯歌也跑出来了。

这个研讨会简直要人命,别看他是导演,但是一点话语权没有。

那些专家压根不鸟他!

程凯歌也无奈啊,自己这个导演有点憋屈了!

不过给陈时平当导演就没有不憋屈的。

张一牟不也是一样!

程凯歌叹一口气说道:“这得吵到什么时候。”

陈时平哈哈一笑说道:“我让人撤茶水了,等他们口干舌燥就行。”

程凯歌闻言一笑,觉得陈时平还有着小孩子的童真。

这种损招也能想的出来。

有童趣的人才能一直保持高涨的创作力和热情!

真老气横秋的人,反而不适合搞创作。

两人闲聊一会后,程凯歌就好奇问起后天剧组的拍摄情况。

“我还没参与过这种科幻电影的创作,挺好奇的,那些特效大场面什么时候拍,我过去看看。”

陈时平笑着说道:“下个月开始,我准备组织一个电影创作参观活动,邀请各个电影厂的人来参观学习。”

“还得是你啊,要是换了别人,肯定捂着不肯泄密。”程凯歌笑着问道:“你是觉得其他厂跟不上脚步了?”

陈时平点点头说道:“国内的电影现在有很明显的断层,各家厂子产出的电影差距过大,对市场并不好。”

这一点程凯歌非常认同,现在还有很多电影厂在拍非常老套的故事片。

电影的制作经费还维持在一百万到两百万,名演员一个都请不起,大场面也无力支撑。

只能拍摄那种传统的故事片。

陈时平说了几句后,就拍拍程凯歌的肩膀说道:“这部戏,我想给你配几个副导演,你到时候多教教。”

“没问题,应该做的。”程凯歌一口答应下来。

“那就辛苦你了,进去看看吧,应该吵完了。”

两人又说说笑笑回去了。

会议室里的确暂时停战了,不过两拨人还在互相对视剑拔弩张的。

陈时平刚进来,他们同时转头看向他。

弄的陈时平都不敢落座了,这是要干啥啊。

“陈总!你说到哪里拍!”

陈时平干咳一声坐下说道:“这个也不是单选题吧,多拍几部嘛。”

“不用说那个,伱就说第一部!”

“我觉得吧,其实在哪拍都一样,都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大家一起努力,不要在意那些细枝末节”

陈时平叭叭地说了一堆,到最后也没说到哪拍。

两边又不乐意了,顿时又吵吵起来。

第一部和第二部就有个先后之分,放在其他国家或许不重要,但是在国内这就是大家比较重视的问题了。

况且所有人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第一部必然是最好的!

陈时平听他们吵个没完就拍桌子说道:“都别争了,程导是导演,这件事让他拿主意!”

程凯歌:“嗯???”你甩锅是吧!

陈时平看一眼手表站起来说道:“我还有点别的事情,你们和程导讨论吧,后面的会议我就不参加了!”

说完陈时平就跑了。

等他们讨论结束,让程凯歌拿过来给他看看,要是不合适再否了,让程凯歌扯皮去。

陈时平是真没时间在这种事情上浪费。

数字化基地那边也一堆的事情呢。

盖房子自然不用他操心,但是数字电影技术研究团队那边问题不少啊。

过去半年的时间,动捕系统的器材被他们换了一遍。

所有的元器件都成国产的了,只不过原来就非常庞大的设备现在更大了。

而且暂时还没有办法捣鼓出来第二套,更没有把人家的东西吃透。

在程序方面欠缺的比较多。

陈时平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给他们提供后勤保障,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亲自去借调。

这玩意没道理弄不出来的!

相较于摄影器材方面,陈时平更关注数字院线的情况。

数字放映设备才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这个玩意才是形成标准的关键啊!

放映设备的标准将会决定拍摄设备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