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争权夺利(3 / 4)

作品:《天唐锦绣房俊全文完整版

不仅是他,这回连萧瑀也颔首附和:“大战方歇,叛军损失惨重,和谈之时若有东宫军方参预,势必引起叛军仇视之心,于和谈之进程不利。”

虽然对岑文本扶持刘洎极度不满,但是这件事上双方利益一致,必须将军方排除于和谈之外,事实上,眼下堂中只要是心向和谈的大臣,没人愿意让军方参预。

李靖地位崇高,也不耐烦这些繁琐的事务,李道宗身为皇族与关陇纠葛颇深,这两人都不合适。如若军方参预和谈,只能是房俊亲自参与其中,而以房俊今时今日的地位、资历,刘洎哪里压得住他?

况且房俊又是旗帜鲜明的反对和谈,他若加入,和谈必生波澜……

李承乾摆摆手,一锤定音道:“就以刘侍中为主,主持何谈,尽快摸清叛军之述求,而后制定相应的和谈条款。”

这就等于顺应了刘洎等人之意,将军方排除于和谈之外。

无论他是否倾向于房俊,也得主意笼络东宫文官,天下之道、文武并举,总不能有了军方之支持便将文官晾在一旁不屑一顾吧?

身为储君,心中可以有远近亲疏,但是表现出来的必然是尽可能的公正,在文官如此抵触军方参预和谈的情况,他不可能一意孤行将军方强加于和谈队伍之中。

说到底,“平衡”无处不在……

李道宗不满,正欲表态反对,被房俊偷偷捅咕了一下,狐疑向房俊看去之时,后者已经颔首道:“殿下明鉴,臣等皆遵谕令。”

刘洎等人皆松了口气。

以太子对房俊之宠信,再加上如今房俊挟大胜之威,若是一意孤行非要参预进和谈之中,只怕太子根本无从拒绝。好在房俊也算是识大体,知道眼下和谈乃是最为正确之事,否则驻守潼关的李勣便是悬在东宫头顶的一柄利剑,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掉下来、什么时候掉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