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仲氏太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10章 发兵泾县(3 / 3)

作品:《三国之仲氏太子

这伙山越人有数千人,因为山中谷物歉收,实在熬不过冬天,便组团出山劫掠。

这一支山越人本来可以选择去三个地方劫掠,分别是东北的宛陵,中间的泾县、西南的陵阳。

但宛陵是丹阳郡治,虽然现任太守袁胤从没有派军进驻这里,但当地有不少汉人的强宗大姓武装,十分不好惹。

而陵阳,早就被另一股山越武装占据,而这支山越武装同样不是饿扁了肚子的他们能惹得起的,因为这支山越部族的首领叫祖郎!

左看右看,还是民情动荡,守军不足的泾县最好下手。

而一开始,他们也的的确确得手了,抢了好几家泾县大户的粮仓,又洗劫了好几个村庄的口粮。

然而等他们准备跑回山里的时候,却被太史慈领着五百“丹阳郡兵”拦住了去路。

一方为了不被饿死,另一方则为了在当地立威扬名,大战不可避免。

毫无疑问的,这支实力一般的山越部族被勇猛过人的太史慈打出了惊人的战损比,太史慈的“丹阳郡兵”大获全胜!

甚至活下来的山越之人描述太史慈时,常用“鬼神之勇”来描述那天太史慈的神勇。

要知道,丹阳出精兵,就是因为有山越人的存在。

这些山越人长期在深山老林中生活,过着刀耕火种近乎原始的生活,体质极其强悍!另外又因为这里的山多出含铜含铁的矿石,很容易冶炼钢铁,而常常“自铸兵甲”。所以这些山越人不光体质异于常人,登山涉水如履平地,手里拿的家伙还特别好。

能被太史慈以劣势兵力、甚至劣势的装备打的鬼哭狼嚎,足见太史慈之勇。

一场血战下来,这支山越部族大败一场,丢弃了抢来的粮食就夺路而逃。

一般这个时候,正常的官军就不会再追了。

因为山越人极其擅长于山地奔走,官军就算凭着气力强追一会儿,但再追肯定容易体力不支,反而有被熟悉地形的山越人带着绕迷路、掉进提前设好的陷阱的危险。

丹阳南部、乃至与豫章郡、会稽郡交界的地方多险山峻岭,是山越人聚居的地方。说不定哪个不起眼的山沟沟里,就藏着连当前这支山越部族都不知道的另一支山越部族武装。

但太史慈却大大出乎了山越人的预料,哪怕山越人把抢的粮食都扔下了,他也穷追不舍。

最关键的问题是,太史慈和他的部下不知道为什么,也极其擅长于山地奔走。

这支山越人崩溃了。

首领万般无奈下,只能命令手下脱掉身上简易的铠甲,轻装跑路。

但太史慈仍死死咬在他们屁股后面。

山越人迫不得已,连武器都扔了。

而太史慈还在他们屁股后面!

山越人又借着地形绕了好几个圈子,也没摆脱太史慈。

跑到最后,山越人饿扁的肚子终于让他们丧失了体力,只能躺在原地等太史慈追上来捡尸。

但奇怪的是,太史慈追上他们后,并未像之前的官军对他们痛下杀手、赶尽杀绝。

而是喘着气,问他们愿不愿意今后跟随他,过吃粮当兵的日子。

生与死面前,山越首领当即选择了——先填饱肚子!

于是太史慈竟然直接把手下部卒本就不多的口粮,全都分给了这些山越人。

这一下可真的把这群山越人感动到了。

比起虚无缥缈的许诺和画饼,这一口吃的足够他们掉一天一夜的眼泪。

山越首领强忍住眼泪,当即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只见他又用半生不熟的汉话问太史慈,能不能让他们先回山里,把家里的妻儿老小也一起接出来。

本以为这位“丹阳太守”会拒绝,或是犹豫考虑一阵子,但没想到这位年轻壮猛的“丹阳太守”直接一口答应了。

并且承诺,只要他们举族迁往平地,以后就可以像普通汉人一样,过世代务农交租的安生日子。

而且太史慈又说,只要家里有参军的,还可以免除田租徭役。

……

于是,等太史慈领着好几千山越人再次走出山区,出现在泾县人眼前的时候,差点没把泾县百姓们的心脏吓出来。

大家伙还以为是那伙山越人又杀了个回马枪呢!

然而定睛一看,领头的却是他们以为被山越人已经拐进山里坑杀了的“愣头太守”太史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