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仲氏太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13章 魏滕之死(3 / 3)

作品:《三国之仲氏太子

“有何不妥?”魏滕冷冷道:“你是正使,还是我是正使?”

刘由:“……”

在等待冯方女出来的片刻间,袁耀重重打量了魏滕几眼。

《会稽典录》曰:(魏)滕字周林,祖父河内太守朗,字少英,列在八俊。滕性刚直,行不苟合,虽遭困偪,终不回挠。初亦迕策,几殆,赖太妃救得免,语见妃嫔传。

袁耀脑海闪过一些有关于魏滕的史籍记录。

简单说,魏滕这人性情刚直,颇有几分谏臣风骨;加上其出身士族,因此被吴越士人奉为清流领袖。

袁耀在这里多看他几眼,并不是想着要不要招揽这个人才,而是在思考着要不要这个人死的问题!

《会稽典录》记载:策功曹魏滕,以迕意见谴,将杀之,士大夫忧恐,计无所出。夫人乃倚大井而谓策曰:“汝新造江南,其事未集,方当优贤礼士,舍过录功。魏功曹在公尽规,汝今日杀之,则明日人皆叛汝。吾不忍见祸之及,当先投此井中耳。”策大惊,遽释腾。

简单说,就是魏滕这个人,自恃士族清流身份,加上性情使然,把孙策给得罪死了。在孙策要杀魏滕的时候,被生母吴夫人以投井自尽所要挟,而最终救了魏滕一命。

除了这些,魏滕后来还得罪了孙权,也差点被杀。

作为历史系高材生,袁耀知道历史存在着必然性和偶然性。

所谓偶然性,可以理解为大大小小所有历史上的事情。

而必然性,即历史的规律,就好比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样。

以袁耀的穿越为例,他这个历史人物的改变,自然会影响一系列偶然事件的发生。有些事情还会依旧发生,但有的事情不会再发生,这叫偶然性改变。

但有的事情会提前发生或推迟发生,总之一定会发生,这叫必然性发生!

再以魏滕为例,虽然他目前还活得好好的,可能受袁耀穿越的影响,导致他被孙策下死牢的偶然性事件还没发生。

但以魏滕的出身和性格,孙策早晚肯定会因某件事要杀他!如果袁耀不及时把吴夫人放回去,导致没有人能劝得住孙策,那魏滕之死这件事便会发生偶然性改变,但最终回到必然性发生的轨道!

而袁耀现在考虑的,就是要不要把吴夫人送回去的问题!

当然不是白放,袁耀这段时间一直在想,能不能用吴夫人和孙权,从孙策手里把丹阳郡北部或吴郡南部换到手!

想来以孙策短护家人的天性,是极其想要回母亲和弟弟们的;加上其刚愎自负勇猛善战的品性,他也不会觉得自己少半拉个郡,就打不过袁耀。

只要他能毫无顾忌的于战阵中拼杀,袁耀相信他是愿意付出一定代价的!

这也是袁耀一开始挟持吴夫人及孙权等孙氏诸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