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目的是分清楚(2 / 2)

作品:《分手后,我进了省纪委

而且通过分析这些人的背景,以及他们所送的礼物,也很容易能分析出这些人当中究竟哪些是真心想投靠陆安,想靠着督导组的机会博一个出位的。

而对陆安来说,只有这些人是真正可信的。

“不得不说,你真的挺聪明的,能想到这个办法。”杨思成肯定陆安的智慧。

简单一招就将鱼龙混杂的一群人区分开来,这手腕确实值得称赞。

“那么严书记还有指示吗?比如关于严季安同志的安排什么的?”陆安问道。

杨思成摇头表示没有任何安排,并坚定告诉陆安:“这次督导组是中央牵头成立,针对岭南特大走私案件的,任何人都无权也不应该插手!”

第二天陆安等在办公室,等叶向高上班也主动去了他的办公室,询问他关于其他省纪委领导的安排问题。

叶向高很满意陆安的政治敏感性,居然能注意到这一点。

接着他告诉陆安中纪委的薛国合委员之所以还留在江淮,并没如往常一样急着出门,就证明这一次督导组的重要,因此明眼人都不会轻易插手。

陆安这才最终放心下来,毕竟要真的这位领导塞几个人进来,那位书记塞几个人进来,那这个督导组每天梳理关系都要头疼死了,更不要提还能有什么工作效率这回事。

现在知道他们至少不明面上塞人,能给自己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内耗。

后来事情也确如陆安计划的那样。

办公厅通知陆安参加督导组人员名单讨论会议。

会议上原则通过陆安提交的以第三监察室为基准,配合其他积极报名参加的同志们,组建赴岭南督导组。

只是他们对其中个别名额需要再继续讨论。

毫无疑问,这就是他们在塞自己人。

只是比起以前他们大批量塞人,现在这么做已经算非常客气了。

但陆安作为督导专员,很好利用这个机会讨价还价,最终接受这些人进来。

会议结束,薛国合单独夸赞陆安在会议上表现出色。

“早知道你还有这个本事,我就用不着死等在江淮,可以先一步去岭南等着迎接督导组到来了。”薛国合说。

陆安对此连连摇头表示自己拿都是托了薛委员的洪福。

“我那都是狐假虎威,要是没有薛委员这头真老虎,单凭我自己,绝对不会有人相信我的话。”陆安说。

薛国合没好气道:“少和我在这里贫!”

“既然督导组组建完毕,接下来就要尽快赶赴岭南进入工作岗位,这个案子可不等人!”

陆安连连点头道:“薛委员请您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