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你们也配攻击朕的伯义?(2 / 2)

作品:《神话法相,从二郎神开始

但他自己不能这么干。

而按照现在查到的证据来看,王家有一部分人确实参与了司马家的谋逆,但这一部分的人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

单从现在的证据来看,书圣王绍之,可能还真没有参与谋反。

所以纯粹按照证据来说,不能办了王绍之,最多也就是软禁。

毕竟大齐世家关系复杂,别说诛九族,夷三族,一族也得商量下。

像江夏黄家有问题,但很显然伱不能因为这个,把黄素梅杀了吧。

那诸葛清岚最差也要进化成霍光。

所以得王绍之自己动一下。

很显然,王绍之他很懂。

眼下王家是有怀疑,王绍之还没有完全定罪,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书圣还是无罪的,他还是大齐文坛的新一代代表。

刚刚把郑长松这个文坛领袖给发配妖气长城去了,现在再处置一个文坛领袖的话,大齐文坛是真要地震了。

而且眼前这些人也都不是简单的人,他们的身后是无数的世家,这边不同意的话,对诸葛清岚没突破超凡前的齐帝来说,真的很棘手,说不得真要犹豫一二。

“恳请陛下,铲除国贼纪仁!”

就在这时候,外面隐隐间又有声音传来。

常人听不清晰,但已经入了天王的齐帝听得分明,许多听力过人的官员也都听在耳中。

正在和田皓争斗的众官这时候猛地意识到自己之前弄错了对象,当即反应过来,朝着齐帝叩首道:“陛下,民意不可违啊,镇国公所为已经是天怒人怨,臣等知晓陛下爱护镇国公,但便是爱护,才不能让他走错路,与天下人为敌,请陛下召回镇国公。”

相比外面的诛贼,这个要委婉很多。

召回。

先叫回来。

“请陛下召回镇国公。”一群大臣纷纷请命。

田皓这时也不开口了,毕竟这个真不在他职责范围内了,只有齐帝可以回答。

而一直坐着的齐帝这时候终于开口了,看着面前跪着的一群人,冷冷道:“召伯义回来做什么?诛尔等国之蛀虫吗?”

齐帝声音冰冷,朝堂上正跪着的朝臣们闻言无不露出震惊的神情,不敢置信自己听到的。

称呼纪仁用纪仁的字,而称呼他们为国之蛀虫,齐帝的意思已经再明确不过。

但这还是他们那个素来宽仁的陛下吗?

“伯义自从下江南以来,你们的弹劾就没有停过,朕不欲堵塞言路,故而并未对你们加以斥责。却不曾想不仅不能让你们迷途知返,反而是变本加厉,诋毁朕的功臣,知道的说你们是我大齐的官员,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都是他司马家的臣子呢!”齐帝说到这里,声音陡然冷了下来。

群臣惶恐,连连喊冤,和田皓指责他们不一样,田皓指责他们,那就是大家臣子间的吵吵架,无伤大雅,归会儿就好,但齐帝怀疑他们的忠诚,那他们的未来便没了。

有着冲动的臣子,双眼血红一片,竟当众哭诉道:“陛下素来宽宏雅量,朝臣用心,以死报之,是以多年来大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然而如今陛下却不行正道,宠幸奸佞,远贤人,不纳良言,臣愿以一死,换陛下回头。”

话音落下,那臣子便猛地朝一旁的柱子狠狠地撞了过去。

若是撞实了,非要撞死当场不可。

只是很显然,这里是大齐朝堂,一堆天王都在,怎么可能真让他死了去?

一旁的威国公不屑地翻了个白眼,一只熊掌般的大手一抓,就把那臣子抓住,然后像丢垃圾一样地丢在地上,道:“要死,回家死去,死在大殿上做什么。”

齐帝看到这一幕,面色更怒,真要是朝堂上死了个臣子,他的颜面也丢了,当即怒声呵斥道:“我大齐之乱,一在西凉,二在皇甫。伯义先在西凉救朕,助朕平西凉之乱,此番下江南,一日诛四天王,斩皇甫雄坚,去朕心腹大患,当年太祖有言,斩皇甫嵩、卢植、朱儁法相传承者,可拜上柱国。而伯义几乎以一己之力,平我大齐两大乱,他若是朕之子,朕定封他个天策上将,他的功绩,也轮得到尔等心思不纯之辈在背后议论?”

这个真的不是在开玩笑。

要是纪仁是他亲儿子,果断天策上将送上去,太子也可以准备上。

毕竟,他这些个儿子一个比一个糟心。

哪像纪仁事情办得漂亮,这次下江南,抄了王家,几个亿的财产清单,直接送了过来。

几个亿啊!

大齐这些年一年的国库收入都没一个亿啊。

以前读史书的时候,齐帝有些不解汉武帝对霍去病的荣宠。

但现在他深有感受。

那是纪仁吗?

那是朕的冠军侯,朕不会夭折的冠军侯。

朕的伯义!

诋毁他?

你们也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