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2)

作品:《抄家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

杜蘅如果从别处再运来粮食,只怕粮价会掉的更厉害,到时可能三贯都卖不到。

三贯就三贯吧,及时止损,没有亏太多钱。

“谢钦差。”

“黄郡守,你派人去安排一下,将四百万石粮食运过来。”

“是!”

随即,黄郡守带着六大粮商离去。

当日就派人去取粮。

由于永嘉和宁州两地,成群结队的流民涌入天台,这些流氓饿极了什么都做得出来,六大粮商生怕他们抢粮,都把粮商设在城外隐秘之处。

第二日粮食便陆续运到。

黄郡守暗暗松了口气,对杜蘅表达了感激之情:“郡县几个粮仓,大部分都支援给了前线,无粮可用,多亏钦差大臣驾临,否则满城的饥民,下官真不知道怎么安顿。”

由于永嘉战事吃紧,朝廷让军队就近调集粮草,永嘉隔壁的天台便被搜刮一空。

随着流民越来越多的涌入天台,天台郡的存粮都不够分给他们的。

再加上有粮商从中抬高粮价,流民就更吃不起饭了。

流民吃不起饭,那就会变成军队。

“黄郡守,本郡需要多少粮食。”

“二百万石就能解了眼下的粮荒。”

杜蘅点了点头,说道:“剩下二百万石,我带去前线。”

“前线已经从附近各郡县征集了不少粮了。”黄郡守诧异的看着杜蘅。

“这些粮是给永嘉的难民的。”

“啊?”黄郡守吃了一惊。

“都是大梁子民,他们造反也是迫不得已。”

黄郡守心惊胆战,忙道:“钦差大臣,有句话……下官不知该不该说。”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杜蘅笑笑,不以为意,说道:“乱民是乱民,平民是平民,不可同日而语,我想永嘉如今发展出了上万的起义军,无非就是因为活不下去了。”

黄郡守不敢去接杜蘅的话。

杜蘅有皇帝罩着,说这种话不会出什么乱子,但他要是接茬,没准会被人抓住小辫子,参他一本,仕途可就完了。

没几天,四百万石粮食全部运到。

杜蘅从天台郡找了一队士卒,押着其中二百万石粮食就往永嘉方向而去,剩下的二百万石留给天台郡,让黄郡守用于周济城内外的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