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先皇后赵芸儿(2 / 2)

作品:《开局成团宠,娘亲竟是穿越女主

司徒元鹤一直沉默听着,母后前些话并未使皇兄有所动容,却在提及先皇后时眼底闪过怀念,也闪过一丝恨意。

两者交织,神色复杂。

“芸儿自是高兴。”皇上的语气听着有些像在置气,是坐在龙椅上周旋百官的皇上从未出现过的,司徒元鹤作为胞弟,也从未见过。

“朕还是太子时,芸儿就念着让出太子妃的位置,朕登基后,芸儿又想着让贵妃当皇后。”皇上起身,面容语气虽都平静,实际上却是生气了,“母后既提到了芸儿,那便顺母后和先皇后的意愿,清明祭祀后让钦天监择出日子,行封后大典。”

皇上走了。

赵贵妃心中又惊又喜,面上却含着忧色,朝太后和离亲王禀退后,跟上皇上的步伐。

两人一走,太后抬手命人撤了膳食,望着小儿子的神色,又禀退宫人。

“是不是想问哀家为何插手这事?”

“嗯,皇兄生气,对母后不好。”

“哀家也不想伤母子情分,只是这是哀家与皇上欠丞相府的。”太后撵着佛珠,眺望窗外,这宫里除了红墙还是红墙。

“皇上忘了,哀家不能忘。”太后想着想着,双手合十,虔诚道,“哀家对不住芸儿和那孩子,日日祈福诵经,盼芸儿和那孩子来世投个富贵人家,是个受宠的命,不受他人所挟。”

司徒元鹤从太后的只言片语中,隐隐约约觉着不对劲。

先皇后乃相府嫡女,如何不算富贵人家?

不受他人所挟……难道先皇后是受人所挟才入东宫为太子妃,又入中宫为皇后?

听母后之意,像是受皇兄母后所挟。

他无法评判,只得静之。

至于母后口中的孩子,司徒元鹤一时不知该不该说出口。

默了默,终是没说。

“芸儿应当是宫中唯一真心待哀家的。”太后忽然又说起先皇后来,随之又感叹,“可在这土下埋着森森白骨的宫里,真心往往是要被辜负的。”

司徒元鹤蹙眉,他为人子,不能为她人而去质问母后如何辜负人家。

只是母后这几年性子变了许多,像是看淡,又像是疲惫厌倦。

母后自己朝他吐露:“那孩子是哀家用了些手段,才让芸儿怀上的。芸儿不喜皇上,故而不愿做太子妃,不愿做皇后。”

司徒元鹤忆起印象中的先皇后,性子柔软,眉宇间总有着难以化开的忧愁,眼底时常噙着泪光,好似随时会碎掉一般。

想必正因如此,才会早年郁郁寡欢而病逝。

“哀家近日总梦到芸儿,芸儿并未怪哀家。也是梦到芸儿,哀家才想起哀家与皇上仍欠着丞相府一份情。”太后转身道,“鹤儿,你此次去皇陵,替哀家为她捎上一碗东街赵家铺子的豆花。”

过后又摇摇头:“罢了罢了,想必铺子早没了。”

司徒元鹤还是记下了,怀着也是为母后赎罪的想法,他在东街找人打听了又打听,有位老伯说。

“赵家豆花铺子?早没了。自从赵家铺子二老的女儿消失后,二老就把铺子关了。不过后来二老的养子回来又开了,只是赵家豆花铺子之所以闻名,全因赵家二老的女儿一双巧手,豆花做得出奇的好,又生得貌美,引路人止步观望。”

“如今二老逝去,豆腐西施仍下落不明,二老养子做的豆花平平无奇,交不上租铺子的钱,铺子也就倒闭了。”

此时又有另一人跳出来反驳:“谁说的?赵家那养子还开着呢,只是把铺子开到自个儿家里去了。”

司徒元鹤问了路寻过去,一边思索着。

赵丞相。

赵家豆花铺子。

先皇后赵芸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