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美利坚往事1988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73章 最佳时机(2 / 2)

作品:《美利坚往事1988

在几年前对方可是动动手指就能摁死aol的存在,没想到现在竟然有主动上门的一天。

对于他的得意,迪恩可以理解,但不会真的轻视ibm。

“史蒂夫那只是分析师博眼球的言论,ibm的情况确实很糟糕,但还没到破产的地步。”

“可是报纸上都这么说。”史蒂夫.凯斯扬了扬手中的报纸。

最近ibm将要破产的传闻一度甚嚣尘上,根本原因就是它的股价跌得太厉害。

90年的时候它的市值达到顶峰,600多亿美元位居全美第三。

到了91年市值就缩水到了400多亿美元,排名也降到了第八名。

今年更好了,ibm现在的市值只剩下300亿美元左右,直接被踢出了前十榜单之外。

因为连续三年市值大缩水,所以华尔街才开始唱衰ibm,各种媒体也来凑热闹。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ibm自身的业务陷入困境是首要因素。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微机为主的服务器架构已经可以胜任以前大型机的工作,甚至还有所超越。

糟糕的是ibm早早就放弃了个人计算机业务,这部分市场已经被竞争对手瓜分完毕。

于是ibm遭遇了严重的亏损,并开始了自己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裁员。

另外ibm内部也有很大的问题,由于长期处于计算机产业的垄断地位。

其内部从上到下都习惯于高福利的舒适环境,机构庞大、官僚主义、人浮于事且内耗严重。

在ibm内部工作的员工之间常常说一个笑话,它更能鲜活的描述这一问题。

在公司如果要把一个纸箱子从二楼搬到三楼,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是几个月!

原因是,要搬动一个箱子,你要先打报告,然后经过层层审批。

审批后,审批报告再层层向下落实,最后交给替ibm搬家的搬运公司。

在搬运公司的任务单上,上个月的任务可能还没有完成呢。

现在提交的任务单一个月以后能完成就不错了。

这样搬动一个纸箱花几个月时间一点也不奇怪。

这就是庞大而僵化的ibm内部真实写照,它一点也不夸张。

不过即使这样ibm还没到破产的地步,在迪恩看来它更需要一场内部改革。

至于亏损问题对于体量庞大的ibm而言,短时间内不会致命,撑个三五年不在话下。

“ibm没那么容易倒,别忘了它的客户名单中,还有国防部呢。”

迪恩的一句话,立刻让史蒂夫.凯斯哑口无言。

对啊,ibm可是联邦政府最重要的合同承包商之一。

即使丢掉全部的外部市场,它也一样可活得很滋润。

“所以这次ibm并不会那么轻易妥协?”史蒂夫.凯斯慢慢收敛脸上的笑容。

“那倒不一定”迪恩乐观的笑了笑,“因为网络服务不是ibm的核心业务。”

蓝巨人的主要营业收入是硬件和配套的软件,网络服务对方或许根本没放在眼里。

看到史蒂夫.凯斯脸上的表情又开始融化,迪恩拿起材料拍了拍他的胳膊。

“好了,有功夫在这里瞎猜,不如去会会他们。”说罢迪恩当先朝会议室走去。

今天他们是谈判来了,彼此双方很快就要见面,然后近距离的探讨这个问题。

随着cix联盟的壮大,不知不觉他们已经到了可以让ibm主动上门的地步。

半个小时后,在aol最大的会议室中,密密麻麻坐满了人。

当ibm的科恩带着助理进门的一瞬间,就被眼前的阵仗吓了一跳。

会议室被从中间分成了相对而坐的两半,一半摆满了桌椅,并且座无虚席。

另外一半则相当清净,只有孤零零的一张空桌椅。

很显然不需要看桌子的铭牌,科恩也知道那张空桌子是为自己准备的。

“抱歉,你们没告诉我,参加会议的有这么多人。”

科恩的表情很严肃,他认为这是cix联盟在有意针对自己。

“科恩先生,我们抱着最大的诚意来协商互联网的未来。但似乎ibm并不是很在乎?”

迪恩指了指每个人面前座位上的铭牌,“他们每一个都代表一家网络运营商,难道这还不足以体现我们的重视?”

科恩一愣,随后目光快速的扫过现场。

好嘛,他刚刚以为后面的只是观众席,但没想到竟然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

老实说科恩第一次知道原来美利坚有那么多的网络运营商,他粗略一数这里至少坐了三十个人。

此时科恩心中只有一个疑问,这么多家运营商,他们是怎么相安无事做到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