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美利坚往事1988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81章 齐活了(1 / 2)

作品:《美利坚往事1988

在巴拉姆的招呼下,众人纷纷上前,并拿起桌上的文件开始查看。

他们即将联合对外发声,但在此之前需要统一各自的论点。

这对硅谷而言是一次集体亮相的好时机,当然这也意味着他们宣布了自己的效忠对象。

“这是我整理的技术纲要,比尔的顾问团队已经催过我很多次。”

确认声明没什么问题后,迪恩就在上面签了字。

不过作为克临顿名义上的技术顾问,迪恩还有另外的任务。

这份纲要大抵就是给以后入驻白房子的克临顿,在互联网发展方面的建议书。

它可以只是一份建议,也可以是未来制定政策的参考书。

具体重要与否,那就要看提交纲要的人,在白房子或者科技界的地位了。

“我会和约翰他们再校对一遍,并亲自送到比尔的手中。”

巴拉姆是克临顿竞选团队中的一员,他在春天的时候就加入了这场大选。

是的,他找到了愿意读他建议书的人。

为此巴拉姆特地向苹果公司告假,然后专心为克临顿的竞选出谋划策。

戈尔被选为副总筒候选人,极大的鼓舞了硅谷的信心。

现在冲刺在即,大家已经做好了全力支持克临顿的准备。

“先生们,记者就在外面,是时候发出属于硅谷自己的声音了!”

在巴鲁姆的招呼下,一行人从费尔芒特酒店鱼贯而出。

咔嚓、咔嚓,密集的闪光灯让这里亮如白昼。

一直对政治保持沉默的硅谷,竟然开始旗帜鲜明的支持驴党候选人?

这对媒体界而言是一件稀奇事,所以今天的媒体会来了很多人。

在众多的镜头之下,由巴拉姆作代表,开始宣读他们支持克临顿的声明。

随着末尾报出一个个署名的人员,下方的记者一片哗然。

近30位科技界的高管公开发表支持言论,这无疑振动了整个业界。

“为什么从不参与政治的硅谷,今天改变了自己立场?”有记者问道。

“硅谷不是不参与政治,我们一直关心日益严重的经济问题,现在只是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而已。”

“以前互联网方面的政治家和商业家一直在沉睡,但现在克临顿唤醒了他们。

这是心理层面的,如果人们认为国家有可信赖的领导者,他们就会准备好开始行动。“

莲花公司的米奇.卡普尔这么向记者解释,自己参加今天媒体会的原因。

“我仍然是一名共和党人”苹果公司的斯卡利言之凿凿,“但我支持比尔.克临顿,因为我不相信美利坚的工业能经得住老乔治再折腾四年。”

“我大概算是一個无党派人士。”年轻的迪恩被记者团团围住,“但我关心政治。

我认为克临顿了解商业和技术,也了解对有熟练技术的劳动力需求。”

“比尔.克临顿展示了他的意愿,他愿意与高科技企业合作以应对海外竞争,而老乔治没有。”

施乐公司的ceo保罗.阿莱尔在一旁补充道,他们选择克临顿的理由无非就是对硅谷大有好处罢了。

这些高管们个个富有且足以影响整个科技界,他们的集体性认同让各界都为之侧目。

在媒体的报道之下,这展示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克临顿几乎在所有群体中都大受欢迎。

普选投票在即,形势对象党越发不利。

然后就在这时候,作为硅谷象党幕后首脑的戴维.帕卡德,发了一封言辞激烈的信作为回应。

他已经八十岁了,七十年代出任过国妨副部长,理论上这时候应该安享晚年才对。

但硅谷集体倒向驴党,让象党内部措手不及。

以前很多著名的象党支持者都开始临阵倒戈,比如苹果公司的斯卡利,甲骨文的埃里森…

所以硅谷这里,后继无人的象党只能请出这位大佬,来为老乔治摇旗呐喊。

帕卡德在信中责备自己的老朋友们被“卷入比尔.克临顿热气球的上升气流中。”

然后他也召集了另一群高科技行业高管,签署了一封支持老乔治的信。

好嘛,硅谷内部直接分裂成两个阵营,开始唱对台戏。

不过帕卡德他们的动作太晚了,现在已经是十月中下旬。

双方的局内人士其实对谁将获胜,已经有了大致的推算。

虽然硅谷的接连登场相对较晚,也不足以影响最终的结果。

但这对科技界和政治党派而言都是一个分水岭,硅谷不再是商业部门的“余兴节目”,而是强有力的参与者。

硅谷的话语权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加强,尤其在对驴党这里。

单单竞选资金,整个硅谷就承包了近一亿美元,它足以改变很多东西。

比如克临顿最后的竞选主题是《不要停止思考明天》,这个“明天”指的就是硅谷。

“确定是男孩吗?”

“迪恩,你已经问了两次。”

米兰达无奈的白了他一眼,“瞧,这是检查报告。”

“我只是觉得难以置信,这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