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孙山,科举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42章 和小伙伴告别(1 / 5)

作品:《我,孙山,科举

孙山想到何三老太爷给的100两,安心不少。要是因为读书,把孙伯民的储蓄清光,良心不安。

孙伯民这时候还未想过钱的问题,只想到孙山要离家,不在跟前,十分抗拒。

虽然这两年身子好了不少,但还是很瘦弱。相比一下德哥儿,个头矮一截,身子瘦一半。如今需要自己照顾自己,孙伯民可不放心。

急切地问:“郑夫子,山子身子弱,我不想他到县里生活。”

郑夫子完全理解孙伯民的心情,理解归理解,现实又是另一回事:“伯民,去县里学也只能住宿了,离家太远,可回不了家。”

孙家村离县城要走半天,一来一回一天,哪里能来回接送。

孙家县城又没有房子,不住斋舍住哪里?除非住亲戚家。

郑夫子问道:“你县里有熟人吗?也可住到熟人家里,托熟人照顾。”

孙伯民眼睛一亮,想起孙小妹。她家在县城郊区,两个秀才的学堂都在“金榜题名”书店附近,距离孙小妹家只有一炷香时间。

孙山未等孙伯民说好,直接发表意见:“夫子,我住学堂。在学堂不用一大早起床走路上学,省了时间能读好一会儿书。何况跟学堂的学子一起,读书氛围更浓,更好读书了。有什么问题,能立即跟同窗讨论。”

郑夫子眼睛亮了亮,赞赏地说:“不错,想得真周到。”

随后一想要不要也把二孙子弘文弄到学堂住宿呢?起码学习的气氛好。

郑夫子的儿子郑大郎在“金榜题名”书店做掌柜,也在县里买了房子,儿子一家在县城生活,孙子弘文自然不用住学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