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章 朱元璋:朱允炆这废物,也配做皇帝?!(1 / 5)

作品:《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朱元璋心情大好,在看到模拟器当中,朱高炽这个胖孙子,和他的好儿子朱棣,说出了这样的话后。

他那有些提起来的心,瞬间就放了下来。

只觉得这一次,事情绝对稳了。

老四那边的胜利,将会到此而结束。

这可是曹国公出马!

明初时,所封的六个国公,都是实打实打出来的。

除了李善长是以文官之身,封了国公。

剩下的那五个,都是实打实的战绩。

一路拼死拼活打出来的,一点都不虚。

耿炳文虽然能打,但是和他们相比,还是差得远。

如今有了自己大外甥李文忠出马,老四这边的好日子到此为止。

根本不用看接下来的结果,朱元璋就确信,可以宣告老四这次的造反结束了。

大外甥李文忠,本事可是强的很。

老四这兔崽子,这些年来虽然得到了诸多的历练。

而且还得到了他岳父天德的真传。

但是和大外甥比起来,他还嫩了点儿。

这可是随着自己一起征伐天下,在元末乱世里,一路硬生生杀出来的佼佼者!

老四对上大外甥,绝对要败!

况且他和他外甥之间的差距,可不仅仅只是个人能力上的差距。

还有着各方面的差距。

比如大外甥,可以得到全国各地的支持。

以举全国之力,来合击老四。

老四这边却只有北平,以及北平周围的一些地方。

大外甥又是奉皇命前来平叛。

那天然就占据着大义。

老四虽然打出了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

但本质上而言,依旧是个反贼。

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时候朝廷也是真的动了真格。

直接让大外甥统兵五十万来打老四。

又有耿炳文在,那么接下来不说别的了,只一个围而不攻,都能把老四给围死!

如此富裕的仗,还是大外甥李文忠在统兵在打。

这后面的结果,还用多想?

用脚趾头想一想都能够明白。

接下来赢的绝对会是大外甥。

老四这个造反的家伙,绝对没有任何赢的希望!

就说嘛!古往今来,以藩王之身造反成功的没有一个。

老四这兔崽子,虽然有些能力。

但他的能力,达不到这个程度。

可以破了这个铁律。

心情为之放松的同时,朱元璋也不由的为之感慨。

自己总算是见到一个长寿的了。

没想到大外甥李文忠,寿命还挺长。

算是开国的这些人里,寿命较长的人了。

不过再想想这也正常。

毕竟大外甥和自己相比,又要小上不少。

如今模拟器当中的时间,自己也才不过是去世了一年左右。

大外甥还健在,还能统兵作战,倒也实属正常。

如此想着,却又有些埋怨朱允炆那些人,不够知人善用。

对待老四,一开始时根本没有拿出足够的重视。

在这里用添油加醋的办法做事,白白的让朝廷蒙受了多少的损失。

还让老四做大。

要是让他来做这件事儿,那必然是在第一时间里,就将矛头对准老四这个最强的藩王。

同时再把耿炳文,以及大外甥李文忠这些真正能做事,有手腕的人给人调派过来了。

不动手则已,动手就是雷霆之势!

一举就将老四给拿下。

让他服服帖帖,动都不敢动。

结果朱允炆这蠢货倒好,它娘的,先挑软柿子下手。

把最强的老四给留下,来了一波打草惊蛇。

后面派来的人,也不过是谢贵等不入流的存在。

把老四给惹毛了,才派了耿炳文。

耿炳文战败后,这才把杀手锏大外甥李文忠给派过来。

这它娘的,这不是十足的蠢蛋吗?

简直是浪费兵力!

明明很好解决的一件事,到了他们手里,却偏生给弄成了这样。

这朱允炆,做皇帝不怎么行啊!

朱元璋心里很是嫌弃。

对于这个自己在未来,所挑选的继承人,没有什么好感了。

不过别管怎么说,虽然这些家伙们过于废物了。

但只要在这个时候,把大外甥李文忠给派出来,让其主持大局。

还统领这么多的兵马过来,老四都没了任何的机会。

大明立国之后最大的动乱,将会被迅速的给平掉。

不过是多花费一些力气,多蒙受一些损失罢了。

这下子,该老四这兔崽子慌了。

可是接下来画面之中的景象,却让朱元璋大为意外。

“曹国公为统帅,统领全军?

朝廷那边还准备弄五十万大军,来对我们这边进行合围?”

画面之中,朱棣在听了自己胖儿子朱高炽的话后,愣了一下。

继而望着朱高炽进行确认。

声音之中都带着一些不可确信,以及异样。

朱元璋见此,心中暗暗得意。

就知道老四这家伙,在知道了是大外甥李文忠动手后,绝对不会淡定。

现在知道慌了?

晚了!

朱高炽点头道:“对,父王,就是如此,朝廷这一次是动真怒了。

竟一次性动用了这么多的大军。”

朱高炽在说这话时,脸都有些白。

毕竟朝廷那边,这一次所动用的兵马,是真的太多了。

他们这里,虽然在此之前在自己爹的带领之下,一番拼杀,是节节胜利。

可是,北平这里和整个大明比起来,还是差的太远。

经过了自己皇爷爷,几十年的治理,这大明早就变得无比的殷实。

根基的太稳了,朝廷手里面握的力量,也是真的太强。

皇爷爷去世时间尚短,余威尚存。

如今朝廷大动干戈,他们这边压力是真大。

至少朱高炽,就感觉到了如山般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