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岁俸临沙村!赵颖母女的期待!(1 / 4)

作品:《大秦:从战场捡属性开始变强长生

听到赵偃这话。

哪怕郭开再怎么不聪明,也是一愣。

“大王。”

“就算嬴政怨恨其母,那也是其生身之母,也是秦国名义上的太后。”

“想要将赵姬从秦国劫走,这谈何可能啊?”

“雍城,这同样也是秦国的重城啊!”郭开说道。

“丞相,你可愿为寡人做一切事?”赵偃转过头,十分严肃的看着郭开。

在这目光下,郭开也是有些忐忑不已。

但他这个丞相的一切都是赵偃赐予的,如果不回答的漂亮,那赵偃随时可以收拾他。

要知道在朝堂之上,廉颇,李牧,哪怕是赵佾他们都恨不得将自己除之后快啊!

“臣的一切都是大王给的,臣愿意为大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郭开立刻跪下来表忠心。

一听这话。

赵偃兴奋的站了起来,十分感动的来到了郭开的面前,重重拍了拍郭开的肩膀,大笑道:“好好好,郭开,你不愧是寡人的心腹,寡人有你,比廉颇和李牧两个强多了。”

“多谢大王夸奖。”郭开立刻掐媚回道。

“与秦签订盟约其实不难,难的是就算嬴政真的与寡人签订盟约,也要担心他是不是真心而为,万一盟约签订之后,寡人对燕国动兵,嬴政又撕毁盟约,派兵攻我大赵,这可就坏事了。”

“所以必须要将赵姬抓到手,只要抓住了她,嬴政就不敢乱来。”

“如果嬴政敢撕毁盟约,寡人就敢宰了他娘。”赵偃冷笑着道。

似乎都已经看到了他计划得逞,抓住了赵姬,威胁嬴政一世,再次将嬴政踩在脚下。

“大王圣明。”

看着狂喜的赵偃,郭开自然也是大声附和。

“所以,寡人需要丞相亲自为寡人办成这一件事。”

但赵偃这一句话,就让郭开懵了。

“啊?”

郭开一脸诧异的看着赵偃,惊恐万分的跪在地上:“大王,臣…臣只是一介文弱,怎么可能做到?还请大王另寻大人完成啊。”

赵偃没有动怒,而是一笑:“丞相,寡人什么时候告诉让伱亲自动手了?寡人只是让你率领寡人交给你的精锐去做。”

“我大赵最精锐的王卫。”

“寡人给你五百人,除此外,潜伏在雍城的谍报暗士也交给你调动。”

“你亲自去秦国谋划,一定要将赵姬给寡人抓回来。”赵偃笑着道。

眼中一幅完全认定郭开能够做到的样子。

但这一种信任让郭开有些心底发苦。

“大王…臣…臣怕做不到啊。”郭开颤声说道。

潜入秦国,还要抓走赵姬。

这怎么可能做得到啊?

一旦被秦国发现,他将死无葬身之地。

郭开可怕死的很。

看着郭开这恐惧的样子,赵偃眉头一皱:“寡人如此信任你,难道你不愿意?”

“臣…臣愿意!”

郭开心底恐惧,但对上了赵偃这冷酷的目光,前者明白如果拒绝,别说他的丞相之位了,就连他的命都会没有。

“很好。”

“不愧是寡人最倚重的重臣。”

“寡人相信你一定可以将赵姬抓回来。”

“此事,唯有你与寡人知道,除此外,不可外泄。”

“秦国谍报可不弱,如若外泄了,丞相你可就危险了”赵偃大笑了起来,十分欣慰。

而郭开只能压着内心的疾苦,忐忑无比。

时间流逝!

沙村!

砰砰砰。

敲击的铜锣声在村子里响起。

伴随着还有里正的大喊声:“村子里的兵役户都来村口喽,官府的人来发放岁俸了。”

“兵役户都快去村口。”

吴里正的高喊声在村子里响彻。

听到声音还有铜锣的响声,村子里许多户都迅速向着村口汇聚,大多都是有子嗣在军中服役的,也有看热闹的。

毕竟在这时代除了妓院和赌以外,少有太多的娱乐活动,所以看热闹也是最大的一件娱乐活动了。

沙村里的百姓纷纷向着村口汇聚。

而在村口。

足足有一个五百主营亲自押送着装着岁俸的车驾而来。

显然沙村入伍服役的青壮还真的不在少数。

赵封家的院子里。

“娘,这敲锣是发生了什么事了吗?我去看看去?”

赵颖听到声音,好奇的向着院子外看去。

吴里正站在村口喊,自然是传不进来,但铜锣的声音可以清楚听到。

“会不会是官府来发放岁俸了?”赵氏一脸期待的说道。

当然。

她期待的并不是岁俸,而是能够知道自己儿子的消息了。

“有可能。”赵颖点了点头。

“那娘也去看看。”赵氏立刻就准备起身。

但被赵颖直接按在了坐垫上。

“娘,你在家里等着就行。”

“我去看看,这还不知道要排多久呢,毕竟我们村子里可有不少人都入伍服役了。”

“你在家里等着啊,等有哥的消息我立刻就回来告诉你。”赵颖笑呵呵的说道。

然后不等赵氏拒绝,直接就转身走出了院子,顺带将院门给关上了。

见此。

赵氏虽然一脸期待,但也没有说什么。

而离开院子转过身后的赵颖则是有些忐忑不安:“老哥啊,你可千万不要出事啊,一定要活着。”

显然。

赵颖是故意不让赵氏去的,万一自己哥哥真的出了什么事,就自己知道的话还可以阻止这消息传到自己娘亲的耳中,但如果赵氏自己去了,那可就无法挽回了。

村口!

没多长时间就已经汇聚了几百口人,男女老少,不是军属的户带着看热闹的心态,是军属户则是带着忐忑还有期待的心情。

随着岁俸发放。

每一户的日子也能过得更好一点,用岁俸的钱来购置一些更好的生活所用,购置一些木炭。

如今已经快要入冬了,正是最为难熬的时候。

在这时代每年冻死的人可不少,而钱财则是在大秦通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