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府兵制的缺陷(3 / 4)

作品:《天唐锦绣房俊的前世

只不过在大唐荣耀赫赫的关中兵,在房俊眼里看来有些失望罢了。

“可是你觉得,这些府兵与神机营兵卒相比如何?”房俊问道。

“自然是神机营的兵卒更胜一筹!”刘仁轨傲然说道。

房俊又问:“原因何在?”

“这个……”刘仁轨略一踌躇,答道:“是因为神机营的兵卒更能专心的操练?”

房俊点头道:“术数有专攻,只有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才能尽可能的做到最好,三心二意如何能成事?当兵也是如此,今日拿着锄头种田,明天拎着刀子上战场,能打得过一年到头操练不缀的专业士兵?”

说起“府兵制”,算是稳定天下的一个壮举,可也正是因为“府兵制”,导致士兵的整体素质其实并不高。

你指望一群昨天还拿着粪耙锄头在田间耕作的农夫,今日上了战场就能所向无敌纵横四海?

军队的终极状态,自然还得是职业化。

大唐府兵之所以能够在唐初笑傲天下纵横大漠,主要的支撑是它的勋转制度!

有了军功,可以称为军官,可以免除赋税,可以称为人上人!

而这些,又是建立在唐初吏治清明的基础上,君不见到了中唐,朝政吏治被那位风流天子“唐明皇”搞得乌烟瘴气之后,府兵制度便轰然崩塌?

府兵还有一大缺陷。

府兵取之于当地,用之于边疆,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并不是完全脱离土地,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农活儿需要府兵去做的。一旦西域都护府成,在当地设立军府设立军队恐怕不太可行,都是外族人,和大唐不是一条心,要说移民过去也不能一下子就移个几十万过去,苦寒之地,就算是关中之民也不大愿意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