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横渡黄河,未战先降(1 / 2)

作品:《我以天赋聚权柄,铸天庭

事实上,王朝在黄河对面,还真就没有布置什么埋伏。

因为,那根本没有必要。

他们,只要直接冲就行了。

此时,那在黄河燃烧的大小船只,要么已经彻底沉默,要么已经随着滔滔的黄河之水,漂流到了下游。

【止水】【登抄】

看着滚滚的黄河之水,王朝念头转动,径直向着前方河水一指。

国运飞速消耗,一股玄妙的力量,瞬间落入黄河,又在登抄神通的增幅放大作用下,快速的向着周围扩散。

呼吸间的功夫,那滔滔奔流的河水,便就变得风平浪静起来,兴波不起。

【履水】【登抄】

在这个古代世界,组建骑兵确实是很有必要的。

实在是,掌握神行神通的王朝等人,速度实在太快。

不过那些跟在其身后的救民军,却同样没有犹豫,纷纷随着王朝冲向黄河。

除非哪一天,兵造司的周铁等人,能够研发出更为先进的交通工具、武器等等,这才能够将骑兵彻底淘汰。

紧接着,杨嘉谟便在亲兵的陪同下,快速的策马远去。

等到最终,王朝他们一共收拢了五千多投降明军。

兰州,是该解决了。

毕竟,王朝只是知道大概的发展方向,他又不知道具体要怎么做。

那本是单体神通的履水神通,直接被王朝化作了群体神通。

紧接着,王朝又是心中动念,一道玄妙的力量瞬间扩散,笼罩了所有救民军。

得到消息之后,哪怕是以杨嘉谟的心志心性,此时也是忍不住的心生绝望,那就更不要说是其他人了。

乍一看去,其仿佛欲要跳河自尽一般。

可谓是人心惶惶,再没有半点抵抗救民军的勇气与心思。

不说为救民军提高多少战力,但至少可以让他们追上逃跑的敌人吧?

几乎咬碎了满口银牙,但是此时的杨嘉谟,却也只有这一个选择。

不过,王朝显然不会领着众人自杀。

“投降!我投降.”

此时的杨嘉谟等人,尚且没有完全的远离,很快便就有人发现了踏水而行,正在横跨黄河而来的救民军。

“撤!加速撤离!”

看着杨嘉谟逃走的方向,王朝在沉吟片刻之后,终于还是决定暂停追击。

甚至,还有许多的明军,都已经在想着投靠救民军的事情了。

王朝带头,毫不犹豫地冲向黄河。

等到王朝他们渡过黄河,明军逃得最远的,也不过才跑了三五里地,面对救民军风一般的速度,他们根本逃不掉。

这让众人心中更为的安定,立即随着王朝踏水而行,快速的向着黄河对面冲去。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逃、逃、逃.

逃不掉,那就直接投降。

但是,那却也是轻松要人性命的场所,而众人却是毫不犹豫的,随着王朝发起了冲锋。

“冲!”

看着那快速远去的烟尘,王朝不仅暗自叹息一声。

“不要杀我,我愿意加入救民军”

至于转身与救民军厮杀,在知晓了救民军踏水渡河的情况之后,他们完全没有勇气与其厮杀。

除了杨嘉谟率领的三千骑兵,其余的明军士卒,根本逃脱不掉救民军的追杀。

甚至一百多年,都不一定做到厚实那种程度。

新兵训练的第一课,就是服从命令,哪怕前方乃是刀山火海,只要命令下达,他们就也要拼死冲锋。

但是王朝觉得,哪怕有他在大方向上引导,也不是三五十年能够做到的。

当众人真正踏足黄河河水的时候,方才是震惊的发现,他们竟然能够好好的浮在河面之上。

只是最终,杨嘉谟也只是带领着三千骑兵撤离了而已。

哪像现在这样,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杨嘉谟率领三千骑兵逃走。

看来,他们的救民军,也是需要组建自己的骑兵部队的了。

一瞬间,众人便就心中了然,这必然是首领施展的神通了。

而眼前黄河,虽然不是什么刀山火海。

真是的,你那怎么也是三千骑兵了,面对我不到三千的步兵,就不能尝试发动一次突袭进攻吗?

王朝率领大军回返兰州之后,看着兰州方向升腾而起的各种灵性力量,嘴角不禁微微一勾。

明黄色国运夹杂着无数的灰黑之气,笼罩了整个兰州城。

除此之外,也有大团大团的灰黑之气,东一团,西一簇的分布在兰州城中心。

而在城墙之上,升腾着丝丝缕缕的暗红色

这一切,就像是在上好明黄锦帛之上,胡乱涂鸦过后的污垢。

可以说,王朝虽然还没有攻占兰州城。

但是,兰州城的民心却已经偏向救民军了。

这一段时间以来,王朝他们可不只是单纯的围而不攻。

这一段时间,王朝他们一直不断的向着城内百姓,宣传救民军的种种政策,为此投下了大量的传单

虽然官府不断收缴,但是关于救民军的种种政策,依旧还是传遍了兰州城。

再加上兰州城被围困了十数天之久,物资开始渐渐出现短缺。

造成的后果就是,种种物资开始紧着军用,甚至屡屡发生官兵劫掠百姓之事,使得百姓生活愈发困顿起来,整个兰州都是人心惶惶的。

再加上王朝他们宣传的种种优惠政策,救民军领地百姓的生活等等.

其中所描述的一切种种,对于如今的兰州城百姓来说,那简直就是天堂一般的生活。

自然而然的,许多兰州百姓内心,开始渐渐倾向救民军,哪怕他们心中尚有疑虑,但依旧使得整个兰州城,渐渐充斥明黄色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