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铁血军魂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657章 退守藤县(2 / 2)

作品:《抗日之铁血军魂

徐文把带回来的王有生等四百多老兵,安顿在了藤县后方休整。

把田大壮等一千多团直属部队,则分别部署在了藤县城外的前沿阵地各处,极大的加强了二团的防守实力。

而天一亮,冈村宁次与石原莞尔便把自己的指挥部,前移到了台儿庄内,在台儿庄坐镇指挥进攻。

因为这次参加反攻的日军,几乎全都是从本土抽调过来的新编师团,都缺乏实战经验。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以及能尽快拿下藤县,赶在北路日军直线,抵达济宁城下。

冈村宁次经过与石原莞尔的商议后,决定仍由第10师团担任进攻藤县的任务,原因很简单,第10师团在攻占台儿庄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

尤其是攻坚经验,这对于一支即将攻城的部队来说,非常重要。

而且,第10师团担任主攻,冈村宁次还给他们配备超过四万皇协军,以及一个混成旅团,总计约五万余人的辅助兵力。

所以,进攻藤县的日伪军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七万人。

而中锐旅这边,加上徐文和田大壮带回来的一千五百多人,也只有不到五千人。

双方的兵力差距几乎达到了一比十五。

不过,藤县距离济宁又近了一些,而且有运河为屏障,鬼子想要进攻,只能从东和北两个方向展开。

所以,这里的地形对于防守方来说,要比台儿庄好得多。

而且赵明宇的二团,在藤县经营已久,城内百姓也大多愿意帮忙,中锐旅的情况会好很多。

台儿庄内根本就没有百姓居住,特战团在战斗中,伤员都得靠自己抬,更别说后勤补给了。

有百姓支持的部队和没有百姓支持的部队,其战斗力和实际能够投入战斗的兵力,完全就是两码事儿。

以后世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为例,解放军为什么能够凭借六十万打赢国军八十万?

除了指挥层面和士气,信仰等方面的原因外,最重要一个原因就是。

华野和中野两大野战军虽然只有六十万兵力,但是背后有山东近二百万百姓相助。

他们可以帮解放军承担所有的后勤辎重补给任务,这样一来,解放军这六十万人马,便可以全部投入战斗。

而反观国军这边,虽然号称八十万,但是后勤补给就要占用至少百分之十五,甚至百分之二十的兵力。

真正能投入战斗的,也就是五六十万人,指挥再弱一些,又不得民心,焉能不败?

言归正传,中锐旅在藤县虽然只有不到五千人马,但是却有数万藤县百姓做后盾。

虽然之前疏散过一批百姓,但走的大多都是老弱妇孺,青壮年几乎全都留了下来。

他们虽然不懂得什么国家大义,但是也知道中锐旅是在保卫他们的家乡,都愿意留下来尽一份力。

所以,中锐旅并非孤军奋战。

尤其是有大运河为屏障,鬼子受制于地形等原因,兵力优势无法全部展开,只能从藤县东和北两个方向发起进攻。

这样一来,局部上来看,双方兵力差距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