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莽夫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52章 世道不公!汤昊再杀人!(2 / 3)

作品:《大明第一莽夫

反正吃苦受罪的是这些盐场灶户,跟他们这些朝堂公卿有什么关系?

这海边盐场的浓烟,可是飘不到京师之地,也飘不到大明朝堂啊!

仅仅只有一口大锅和一个灶台,以及无数堆满的柴火。

从夙沙氏煮制海盐开始,一直到隋唐时期,海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通过煮、煎来制取,“煮海为盐”即“煎制海盐”。

一直到了大明王朝,这晒盐技术也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永乐初年朝廷曾开始尝试废锅灶、建盐田,改蒸煮为日晒,然后结果就是食盐生产量大大降低,太多人的利益因此受损,所以最后不得不又恢复以煮盐为主。

听到这话,妇人这才看向了汤昊,眼神里面满是戒备。

汤昊拉着小囡囡的手,仔细观察着眼前灶户煮盐。

或许是为了搭建方便,所以这一排排的灶台作坊,都是搭建在背靠海边的小山脚下

沿着小山脚下,一排排上百个煮盐的灶台正在吞吐着浓烟。

宋元时期出现了“晒曝成盐”的晒盐方法,但因技术不够成熟,煎盐仍多于晒盐,而且这也是为了满足朝廷对于盐业利润的需求。

听见自家女儿的声音,妇人顿时大惊失色,一把将孩子抱在了怀里,警惕地看了看四周。

说白了,国朝利益最重要,贸然间改动这些制盐方式,万一再像永乐朝那次一样,导致盐产量大跌,朝廷收入也跟着大跌,那这个责任谁来承担,这個窟窿谁来填补?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

具体流程是通过刮取海边咸土(后来用草木灰等吸取海水)作为制盐原料,用水冲淋溶解盐分,形成卤水,然后将卤水置于敞口容器内充分晾晒,燃薪加热蒸发水分,取得盐粒,这种方法被称为“淋卤煎盐”。

整个村镇里面的灶户,无论老中少都在忙碌不停,哪怕只有七八来岁的孩子都要抱着柴火在旁边看着,在旁边学着。

入目只见,海边滩涂上面,搭建好了一个个茅草屋,这就是灶户在海边煮盐的工作场所。

“嫂嫂,这煮一锅盐,得多长时间。”

妇人用布条把小囡囡绑在自己脚上,然后这才放心地在旁边劈柴。

“至少都要三个时辰。”

“为了交上税,我们一天得煮两锅。”

一个时辰,两个小时。

一锅三个时辰,两锅六个时辰,那就是十二个小时。

嘿,这大明朝廷,还真是堪比后世那些黑心电子厂,跟那些黑心煤老板相比,也可以说是不遑多让了。

汤昊故作轻松地一边开口,一边套取有用的信息。

“那咱们这一锅盐,大概得多少?”

“基本上在四斤左右,运气好的时候有五斤。”

妇人笑了笑,看着汤昊那孔武有力的臂膀,心中莫名觉得踏实。

不说别的,就这样一直不停地搅拌下去,这锅盐至少都得有五斤!

“四斤吗?”汤昊笑着点了点头,“那一天就是八斤盐了,足够交那什么盐税了吧?”

提及盐税,妇人顿时脸色一苦,面带凄然地摇了摇头。

“不够啊!”

“煮这些盐,光是柴火都花了好几文,四斤盐最多也就可以卖二十文,用这锅灶还得给差老爷们几文,所以真正算下来,我们一天煮两锅盐,其实只能赚个十文左右。”

手中木棒一停,汤昊下意识地愣住了。

柴火可以理解,有需求就会有渠道,有的灶户宁愿去山里砍柴,从而卖出去挣钱,也可以缴纳盐税,到时候买盐或者交钱都行。

但是,你他娘地,用这锅灶还要给差役抽成?

就算是搜刮民脂民膏,就算是趴在老百姓肩头上面吸血,你他妈的这也做得也未免太过分了些吧?

用这锅灶还要给你们这些官差衙役抽成?

这不是吃相难看,这是要把人往绝路上逼啊,

还有四斤盐卖二十文是什么鬼?

算下来一斤盐最多不过五文?

先前九边军镇缺盐缺粮到了什么地步,一斤盐可以卖几百文!

食盐这个东西,价格一直都有波动,正常来说是官方专卖,考虑到民生会有所控制,但因为某些天灾人祸,所以食盐波动交大,各个朝代各地各时都有所不同。

虽然汤昊不知道这正德初年,官方定的盐价是多少,他先前光忙着跟文臣缙绅斗法,吃饭要么是在军营解决,要么就是跟着小皇帝蹭,还真没怎么注意过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