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临夏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14章,打虎(2 / 2)

作品:《临夏

“我们之前的确也做粪便生意,不过人手早已散去,此来更多是为百姓,实是卓三爷之举天怒人怨,不抓不足以平民愤。”董祖诰辩解道。

“大人,理在咱们这边,何惧把事情闹大?只有把事情闹大了,才能将这事情从根源上解决。”

方临从利益方面说问题:“卓三爷将粪夫收粪,从免费变为收费,横加盘剥,府城百姓苦卓三爷久矣,提起无不咬牙切齿;也因为交钱收粪,城中百姓多有将粪便倾倒沟渠,屡禁不止,商贾生意受到影响,多有怨言;府城臭不可闻,达官贵人也多认为卓三爷不知分寸”

“况且,到了如今地步,又逢今年这般天气,恐有疫病滋生,卓三爷置全城安危于何地?大人不妨将此一点广而告之,顺天应人,将卓三爷明正典型,必能获得万民拥戴,此事传到朝廷,也是大功一件。”

蒲知府听得点头。

卓三爷背后有人,的确难办,但若是办了,好处也显而易见——卓三爷已经惹得全城怨声载道,顺应民意将他绳之以法,自然能获得巨大民望;淮安也不是一般的小地方,万众瞩目,赋税重地,解决好了,政绩就有了,朝堂上的大人会看不到?皇帝会看不到?

也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阵阵喧哗。

“请知府大老爷做主!”

“严惩卓三爷!”

“打倒粪霸!”

……

幕僚匆匆进来,与蒲知府耳语一番。

方临、董祖诰听着外面声音,就是知道,另一手准备起作用了。

……

不久前,卓三爷被人泼了粪,这个消息如长了翅膀一般传出,许多百姓下意识就认为,有大人物看不过眼,要对卓三爷动手了,不由纷纷拍手称快,然后,就是摩拳擦掌,欲对卓三爷落井下石。

也就在这个时候,方临、董祖诰早就安排好的人手,组织百姓带头请愿。

此一招,效果远超预估!

他们安排的人,只是开了个头,那几个和卓三爷一直杠着的秀才,还有更多对卓三爷看不过眼,但有些组织力、话语权的人,敏锐察觉到机会,就接过大旗,领头组织起百姓,在大街上喊着朝府衙过来,街道两旁百姓听闻,纷纷加入,短短时间就汇聚了上万人。

……

蒲知府听到原委,都是感叹:“好啊!好一个百姓苦卓三爷久矣!”

说来也巧,这时门房进来,递话说卓三爷求见。

“不见,就说我外出了,打发走吧!”

显然,蒲知府被说动了,打算借着今天这事,把事情往大了闹,加上淮安城的百姓积怨已久,发动百姓的力量,一举将事情给解决了

方临、董祖诰闻言,对视一眼,知道这事成了。

不过,今天他们来,可不是打掉卓三爷卓玉虎这只老虎就满意了,还打算更进一步,将卓三爷背后的靠山一并推平!

“大人可知道,是谁在背后为卓三爷张目?”

“卓三爷有个兄弟,名为卓彦修,乃是应天吏部主事。”

吏部什么机构?专门管理官员任免的实权机构!

蒲知府因此顾虑重重,不好轻动卓三爷,就怕动对方不成,反将自己碰碎了。

为官多年,他早已过了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年纪,会办实事,如杨举人、樵夫相撞案,如满娭毑假野鸡案……却也懂得妥协的艺术。

再说,身为知府本就有很多事情,在之前没意识到严重性,将卓三爷粪霸之事当作小事,只是派人警告敲打一番。

——官场上的事太多了,不可能事事较真,事情不大时,官府向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已成惯例了。

如今,意识到紧迫性出手,蒲知府还是留了分寸。

卓三爷欺行霸市,本可以直接抓了,但推说外出不在打发走,这就是留了情面,顾忌卓彦修——若非攀扯,依法办事,这次卓彦修不会受太大影响,既然还是官场同僚,那自然要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也是官场的潜规则。

“知府大人,卓三爷不仅欺行霸市,更仗着他兄弟名头,在地方为非作歹,手上还有人命官司。”方临从怀中掏出证据。

“不错,此事学生也将证据递送至监察御史韩大人。”董祖诰说着。

这也是他们准备的一个后手,监察御史韩元敬,执法如山,铁面无私,和董家有些香火情,徇私枉法不可能,递一个帖子还是可以做到的。

“哦?监察御史韩大人啊,我们也是老相识了。”

蒲知府说着,深深看了董祖诰一眼,这才低头翻看证据,一看之下眉头深深皱起,忽而拍案道:“好胆,卓玉虎无法无天,他那兄弟治家不严,本官也要参上一本……来人,去将此獠拿下!”

从私下谈事称呼绰号‘卓三爷’变为直呼姓名‘卓玉虎’,就能看出,这是拿出堂上断案的态度,认真了,要铁面无情法办此人。

铁面无情法办卓三爷,势必会得罪背后的卓彦修,之前有所顾虑,做事留一线,但如今形势又是不同,卓三爷证据确凿,一查便知,更有监察御史韩元敬出手……这种形势下,他自然不会留下后患,也会对卓彦修出手推上一把。

‘大事成矣,卓三爷兄弟完了!’方临、董祖诰目光触碰,微微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