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临夏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43章,结义(2 / 2)

作品:《临夏

方临还不知道,谷玉燕、师文君二女被香露勾动,想着法子要给他帮忙,换取香露……今日,他去接董祖诰了,是的,乡试终于考完了。

贡院外接董祖诰出来,对方面容都似乎粗犷许多,再见大笑抱了一下,回去洗澡,换了身清爽衣服,和董父董母说了一声,出门吃饭。

方临请客为董祖诰接风洗尘,早就在城中有名酒楼清云馆订下位置。

二人过来,酒菜很快一一上了,不仅有清云馆的名菜蟠龙,还有:火腿、鲈鱼、海鲜蛤蜊……

却说这名菜蟠龙,原来是用鸡蛋、面粉调制的蛋皮,里面的馅是白膘肉、精肉、鱼肉剁成的肉泥,那蛋皮一个一个包好,做成蛋筒状,蒸熟后,切成片,一片一片地放在盘中,摆作龙状,再蒸,熟了之后红黄相间,宛若真龙,色香味俱全。

“好一道蟠龙,真是馋死我了,方兄你不知道,在号房只能吃些咸蛋、干粮……”

董祖诰似乎发挥不错,心情挺好,说着突然惊讶瞪大眼睛:“这道菜是……带骨鲍螺?方兄,你竟然连这道菜都订上了?”

所谓‘带骨鲍螺’,此螺非螺,乃是奶酪做成螺状的一种点心,清云馆产量极少,根本不是贵的问题,每天做出份额达官贵人都不够分,来店里也吃不到,提前订都吃不到。

“带骨鲍螺?”

方临也听过此菜名头,想点却没能点不上,请小二来询问是否上错,小二说是没错,请来清云馆樊掌柜过来。

“方公子,这是特意为您留着的一份。”

樊掌柜生怕方临小瞧此菜的珍贵,诉说道:“带骨鲍螺的奶酪,为了保证奶酪的纯正口感,我在后面专门养了头奶牛,每天用秘法喂养,照料无微不至,只为不负期望,能挤出纯正的好奶。

到了可以挤奶的时候,为了保证奶的纯正,也是有讲究的,得在晚上挤。提着灯挤奶,挤出来放在盆里,隔一夜,第二天一早,表面上泛起了乳花,有乳花的好奶才能用,然后用浅锅煮,住了后过滤一遍,加入兰雪汁,再反复煮……”

董祖诰在旁解说:“所谓兰雪汁,特殊茶叶制成,往清妃白瓷碗中一倒,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雪芽得其色,而未得其气……此茶也珍贵无比。”

“董公子是懂行的。”樊掌柜说着:“制成奶酪,有言曰‘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人肺腑,自是天供’,只有这般的奶酪,才能最终制作成带骨鲍螺。”

“听说,清云馆的带骨鲍螺在城中一份数十两银子,还有价无市,买不到。”董祖诰点出道。

“这……如此之珍贵,倒不好收了。”方临微微皱眉,不知道对方意图,这东西还真不敢要了。

“不不不,请方公子务必收下。”樊掌柜说出来意:“我是方公子书迷,爱煞了《三国演义》这书,烟火戏‘过五关斩六将’都是重复看了三遍,每一遍都是感动不已……只是想求购一本方公子留名的《三国演义》书稿原本。”

方临哭笑不得,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儿,合着是为了这个?既然是能做、又能做得到的事,收下这菜倒也没有心理负担了。

他想了一下,道:“《三国演义》第一部书稿,原稿已给了蒲知府,第二部发售之后,倒是可以赠予樊掌柜。”

“多谢!多谢!”樊掌柜得此承诺,喜不自禁,给方临、董祖诰免了单,又说今后过来吃饭,一律免费。

他并不认为自己亏了,一本《三国演义》原稿,珍藏作为传家宝,多年之后,必是无价之宝,只看看《兰亭集序》就知道了。

等樊掌柜去了,董祖诰抚掌笑道:“哈哈,没想到清云馆掌柜都是方兄书迷。依我看,等将来《三国演义》一书传遍天下,方兄或可也凭此免费吃遍天下了,真是令人羡煞了也!”

“董兄羡慕什么?如今,我到哪里,都有催稿《三国演义》第二部的,就像是被人催债一样。”方临苦笑说着,将‘带骨鲍螺’与董祖诰分了。

“说来,这‘带骨鲍螺’我也还从未吃过,今日倒是沾方兄的光了。”董祖诰品尝着,眼睛一亮。

方临也是吃着,感觉入口即化,那般滋味让人瞬间怔住,等不知不觉吃完,却又忘记方才是何滋味了,只能记得人间至味。

吃着美食,喝着酒,出考场的日子,今日,董祖诰很是高兴。

“说来,方兄是我的贵人啊,自瓮堂相遇,否极泰来,粪便生意、斗倒卓三爷、书肆生意……再到如今乡试,一桩桩,一件件,运气极好。”

董祖诰说着:“我有感觉,这次大概能中,若是得中,那就占下城中全部粪便生意……明年春天会试,说不得一鼓作气,得一进士!”

“那就提前恭喜董兄了。不过,董兄说我是你贵人,董兄何尝不是我的贵人?”

方临说着:“若不是遇到董兄,说不得,我如今尚在蹉跎,真要说来,我们二人也是互相成就。”

两人喝着酒,半醉醺然之时,董祖诰突然提出结义。

“好啊,如此快事,怎能不应?”

“小二,取香烛来!”

“来了!”小二对此倒也不稀奇,自《三国演义》一出后,常有人在酒肆喝醉了要结义的,对此都有一整套东西提供了。

只是,今日不同,《三国演义》作者别与人结义,樊掌柜都被喊过来。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方临、董祖诰拜下。

樊掌柜被小二喊来见证这一幕,飞快画下,珍藏收集,在后世,成为了一段珍贵史学资料。

吃过散去,方临吹风清醒,却也不悔。

他不是冷心冷肝冷肺之人,不同于两世融合一开始的淡漠,如今,在家人之外,也有了羁绊,比如与董祖诰就是真心相交的朋友。

即使从功利角度来讲,也是利远大于弊。等董祖诰中了举人、进士、做官,对方提供庇护,方临在后面支持,这是共赢。

当然,这种模式不可能太过长久,如王有龄、胡雪岩,很受个人影响;再者,两人后人,也未必有这份情义。简单来说,煊赫一时容易,长长久久艰难。

‘但我只要煊赫一时,成为大资本家,借助大资本家资源调动的能力,打造好自己枪杆子,出海……等劣势到来,早已离开这片大地,根本等不到它的缺点彰显!’

这也不是说方临要背弃什么,只能说时随世移,那般天塌地陷、神州陆沉之时,说不得他此举才是最好的选择。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