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临夏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56章,到家(1 / 2)

作品:《临夏

一辆马车、一辆驴车行驶在乡道上,方临一家、方传辉、方赫看着车窗外熟悉的景物,归乡情切,都是心中激动。

“这里的路比从前平坦多了。”

“我也有感觉,咦,这一段的路好像窄了些?”

“路是夏收后平整的,这边路窄了,是南坪村的人家,各人往各人田里挖,挖的路都窄了不少,我爹去说了,他们才收敛些。”乔升回道。

“我哪有那个面子?”

乔村正摇头:“要是搁在以前,肯定还得吵一架,现在么,咱们小和村啊,叔有你们家这么有本事,那些寄回来的信都传开了……在外面,人家都高看咱们村一眼……这事也是他们不占理,没吵就解决了。”

这是实话,也是见到侯知县对方临都带着讨好之意后,故意在恭维说着好话。

……

说着话间,已远远能看见村里。

老方家方爷、方奶、其他三房都在村口等着,还有一些其他人,看到一辆驴车、一辆马车,知道多半是方临一家回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方老三家回来了’。

听到这个声音,村中听到的人,无论大人、小孩儿,都是哗啦啦出来,往村口去。

方临一封封信,早已将他们期待拔到了最高,听到方临一家回来,自然是想第一时间看看,看看方临一家如今什么样了。

还有就是,一些人家有着些小心机,听说方临一家现在阔绰了,去村口迎迎,可能得到一些小东西什么,占一点小便宜,为此有的还专门带了孩子,希望能多拿一份。

到了村口,一辆驴车、一辆马车被村人簇拥围着,方临一家、方传辉、方赫下车,村人见了,七嘴八舌高兴说着。

“我怎么说,今个一大早,就听到老方家门前的喜鹊在叫。”

“叔有啊,你们去年过年可都没回来,今年可算是回来了。”

“这可真好!哟,传辉、赫子,几个月不见,大变样了,都快认不出来了。”

……

老方家,方爷、方奶看到方临一家,眼眶都是微红,嘴里连道:“好!好!回来好啊!”

“爹、娘,有的是功夫说话,先帮老三家把东西盘下来。”

大房、二房、四房说着这话,想帮方临一家拿东西,将这辆以为是租赁的马车腾出来,好让人家回去。

“不用费事,东西装不下嘛,就买了这辆马车,也方便些。”方母随口道。

好家伙,就因为东西装不下,直接买下一辆马车,如此阔绰范儿,让听着的村人都是震撼得不知该如何接话。

方临看到方父、方母在说着话,忘了什么,便自己去从车上拿了东西,又给田萱一大袋,给村人分发:“我和萱姐大婚,在府城办的,不好请大家伙儿去,现在这些东西,就算补上,给大家伙儿沾沾喜气。”

大人是干果,小孩儿是糖饴,一人好大一把,手捧着都放不下,让村人都是眉开眼笑,暗暗感叹:‘方老三家果真阔绰了,出手就是不一样!’

是的,小和村村人就是如此‘没出息’,一点点东西就收买啦!

这么一抓一大把,大手大脚,方爷、方奶都看得都眼皮子直跳,不过这個时候、这么多人,也不好说什么。

方父、方母看了,却是没什么感觉,还跟着过来发,那出手啊,一点都不比方临、田萱小气。

一来,这不算什么贵东西,几两银子就能买好多;二来,也是让大家伙儿沾沾喜气嘛!

可在他们眼中,不是什么顶好的东西,在村人眼中,却是极稀罕的了,甚至都不舍得吃。

大人、小孩纷纷道谢,吃人嘴软,都是说着好话。

“临子、小萱,早点生个大胖小子!”

“发财发财!”

“祝你们白头那个啥,乔村正咋说的?哦,对,是白头到老。”

……

不仅是对方临、田萱的祝贺,还有更多拉着方母好话的,让方母眉开眼笑,乐得合不拢嘴。

不同于在府城,胡同中人,那吹捧、讨好相对含蓄许多,小河村人的说好话,就很粗俗、直白,但却很对方母的胃口。

方父也是高兴,他当了码头小管事,也没少被人讨好、奉承,但总觉差点什么,如今在村人面前有面子,格外高兴,红光满面。

方传辉、方赫更不用说,或是兄长、妹妹围着,或是享受着曾经小伙伴的瞩目,在府城不算什么的书肆伙计,可在这村里,那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方临一行,在村人簇拥中,高高兴兴回去。

彼时,天际无穷无尽的火烧云,金红色的光芒将整个天空染遍,为今日这个高兴日子,平添了许多的喜庆色彩。

……

因为方临一行回来已是傍晚,快到了做饭时候,村人也没说多说多坐,留了一会儿,纷纷说着好话离去。

方临一家在村中自然是有房子的,大房、二房、四房知道他们要回来,也早早将房子拾掇得干干净净,开门将东西放下,又过来大房这边,今晚四房聚餐。

这时,太阳落山,一轮皎洁的月亮升起来,晚风习习吹着,从树林的间隙中吹过来,如同清凉的细流流过,残留的一些虫儿在林中时不时叫上一声。

那棵大杨树的叶子投在禾萍上,经过月色过滤像是铺了块印花布。

老方家四房的聚餐,就在这般环境中开始。

晚饭是方临从县城买了羊腿,炖了羊肉汤,还有方奶做的烙饼,在这有着丝丝凉意的深秋夜晚,倒也舒服。

“不知道你们回来,也没准备,吃得简单了些。”大娘方柳氏说道。

“大嫂子,你说的这是什么话?都是穷苦人,从苦时候过来的,从前这已经过年才能吃的好饭了。”方母说着。

“就是这个味道,娘做的烙饼,我在府城都经常想。”方父说着,显然非常高兴。

今个儿,方爷、方奶最喜欢的,还是方临这个孙子,不住夹菜,问着话,方临一一对答。

随后,二伯方仲贵也说起老方家在村中变化:“自打临子信一封一封回来,咱老方家可是长了大脸,村子家家羡慕,人缘极好……还记得那年付宏偷鱼么?前两月,付老爹也变着法还回来了。”

方临点点头,想起来了。

沿着家门口的道路往下走一些,有一个小池塘,算是老方家的,其中放了些草鱼苗子,方传宗、方传辉、方临这一辈的,有时候从田里捉来的小鲫鱼也丢在里面。记得从前,他最喜欢蹲在水塘边,看到青青的鱼背在水塘中若隐若现,弄得满塘池水无休无止地荡漾,尤其喜欢鱼儿泼刺刺跃水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