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骁果军(2 / 3)

作品:《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知道了三哥。”

看着李元徽想通了,李玄庆也点了点头,兄弟两个这才骑上马回了家。

到了家之后,李玄庆又跟李元徽说了一句,“你知道本朝入主中原以后,世家大族为了跟慕容皇室联姻做了什么嘛?”

李元徽摇了摇头,不明白三哥怎么会突然提起这个。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李玄庆又拍了拍他肩膀,“赶紧回去换身衣服,湿漉漉的被染了风寒。”

李家这边扶摇直上的同时,杨巡谋逆大案的审理也基本落下了帷幕

整整牵连了三万人被杀,其中有一大半都是枉死,发配徙边的也有六千余,皆抄没家产。

而当时杨巡攻打洛阳时候,曾经开仓放粮,赈济民众。

皇帝闻之,下诏“凡受杨贼米者,皆坑之,以儆效尤...”

成千上万的百姓,仅仅就因为拿了一点杨巡发的米,就被坑杀在洛阳之南。

而李元徽也有了新去处,骁果军。

所谓骁果军,是皇帝二征高句丽之前,曾经招募关中子弟为兵,号“骁果”。

这支都是关中和陇右健儿组成的新军战斗力极为强悍,而皇帝又看上了洛阳在平叛之时临时组建的新军,将起并入骁果。

整个骁果军在合并之后,有五万余人。

设置十营,皆以虎贲郎将统率,不设将军,直属皇帝。李元徽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李元徽以外,另外九个虎贲郎将都是善战之辈。

独孤求玉,鲜卑贵胄,少年即有骁勇之名,随慕容英西征吐谷浑,与无定河之战生擒敌酋三人,斩首三十八级,年方二十一。

杜采,京兆杜氏出身,二十六岁,善马槊骑射,一征高句丽时率数百精锐渡过辽河,一举突破高句丽军的防御,给大军东渡辽河打开通道。

段武臣,鲜卑段氏,令支王段义弘长子,年方二十四,一征高句丽时为校尉,率本部数百人为其父断后,阻挡数千高句丽军不得寸进,最后还平安回转。

韦孝矩,京兆韦氏,韦贵妃兄子,年方二十二,从征吐谷浑,突厥,数有功,治军严整,深得君心。

李沧,陇西李氏,李元徽的堂叔,二十六岁,性骁勇,历任代郡镇戎都尉,防备突厥有功,曾率数十骑深入草原,夺得良马数百匹。

陈棱,雍州扶风人,寒门出身,军中悍将,善用拍刃,平定杨巡之乱之时,只用了半日就率部先登,一举拿下天险虎牢关,也是十个虎贲郎将之中年纪最大的,三十有一。

宇文觉,鲜卑贵胄,二十七岁,从征吐谷浑,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