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医家、医馆与授徒(1 / 5)

作品:《人在三国当小说家

“刘先生,不知道留下老夫是?”华佗有些疑惑的看着刘安,开口问道。

刘安沉默了片刻,这才开口道:“元化先生,不知道你这一年可以医治多少病人?”

“多则一二百,少则百八十。”华佗低头沉吟一下,开口给出了个数字。

刘安听了之后,发现和自己猜测的差不多,毕竟如今是东汉末年,百姓快要没有立锥之地,但实际上大汉还是属于地广人稀的情况,整个大汉人口不足一个亿,也就是和后世北上广的常住人口差不多,因此这看病的时间多是花费在了赶路上。

因此刘安在听完之后,又是开口道:“那不知道元华先生可愿意让更多的百姓,能够不再被那病痛折磨?”

华佗听了刘安这个问题,先是点了点头,随即开口道:“刘先生不会说要支持老夫开设医馆教授弟子吧?”

“不错,不知道元化先生可愿意?”刘安虽然惊疑这华佗话里的意思,但还是开口说道。

华佗听了刘安的话后,有些苦笑的摇了摇头,随即开口道:“刘先生说笑了,并不是老朽对于自身医书敝帚自珍,而是培养一位学徒太难了。”

刘安听了华佗这话,倒也是没有什么意外之情,前世全民普及教育,培养一名医生都不是一天两天的,那还是培养的单科医师,如今是东汉,一个医师需要掌握的乃是全面而又系统的医术,甚至还要有许久的行医经验才行,所以一名医生的培养是很困难的。

更何况,大汉讲究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医师属于医家,也在百家之中,因此很受儒家的针对。

只不过生而为人,就没有不生病的,因此,这医家也是传承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