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便搂过引儿肩膀,不住点头,“好,这话说得真好,说到婶子心坎里了。你是个有成算的好姐姐,咱文才也是好样的,肯定能学有所成,就照你的意思去做吧!”

“婶子!”李引儿握紧冯氏的手,眼睛有些湿润。

就这样,在一个雾蒙蒙的早晨,文才带着对新生的期待,便要去那清水村了。

虽说引儿不想麻烦别人,但在送文才离家这件事,姜家咋说都得帮忙。

天刚见亮,姜丰年便备好了马车,还怕文才腿没养好,放了个凳子让他好踩上去。

待到了清水村,姜丰年留了个心眼,先在村里转了一圈。

又在文才表舅家多坐了会儿,喝了杯粗茶才离开。

回到家,他拴好马车便笑着进屋,“娘,你就放心吧,我用心瞧过了,文才表舅一家都挺朴实的,晌午还想留我和引儿吃饭,连锅里的米都多下了两把,是家实诚人。”

冯氏舒了口气,点头应声,“这便好,能把这孩子安顿好,娘心里也能踏实些。”

“让你跟着过去,送他倒是其次,主要就是想看那表舅一家咋样,还得让他们知道,引儿姐弟虽没了爹娘,但也是有人给撑腰的。”冯氏想得可周到。

此事过后,李引儿也收拾好了心绪,继续回仙泉居上工了。

姜家本想着,仗打完了,秋收要收尾了,家里之后便踏实照看生意就行。

却不想,因着城里告示,如今都知道大柳村出了个关外侯,这两日,竟陆续有人上门,想给丰泽说亲了!

都说这一家有女百家求。

却不知,若是有了个出息儿子,那主动上门的求亲者,更是能把门槛都踏破。

这天上午,小糯宝蹲在门外,和丰苗一起看蚂蚁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