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丰年和姜丰虎,还有李七巧,心里都感慨万千,当然没有半分异议。

至于孙春雪,她在家里和春哥儿是一档的,一般像这种大事,她的话几乎不起作用,也就不必插话。

姜丰年坐在炕边,郑重地点了点头,“搭粥棚好啊,娘,我觉得这真行!”

“昨个儿去书院看丰景时,一路上,我就见着好几个流民,在街上乞讨,还被那衙役们撵来撵去,心里别提有多不是滋味。”他眉心微微拧着。

李七巧也坐下来,“嗯,咱家以前是苦过来的,知道饿肚是啥感受,现下条件好了,虽说帮不了所有人,但给一些流民送几顿饱饭,倒还是可以的。”

姜丰虎立马给媳妇捧场。

“反正咱有个仙泉居傍身,哪怕只拿出三五日的进账,都够救济好些流民了,就当是行善积德了。”

冯氏拍着炕沿道,“那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咱明个儿就去城里,先把粥棚搭好再说。”

拿定这主意后,姜丰泽最是高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虽是个粗人,但心中一直揣着个为国为民之道。

不过施粥虽是善事,但行善也得讲究章法。

城里流民愈发多了,他们若大张旗鼓地舍饭,难免会引起哄抢,一旦出了踩踏、斗殴等祸事,可就是没有脑子的善了。

所以姜丰泽回了辽东营,找来了人手一起帮忙。

眼下,已经有几个营兵探亲回来了,正好在东砬子山闲着。

战场杀敌是为民,施饭赠粥也是为民,辽东营的弟兄们得了安排后,自然乐意,都在心里暗暗赞叹,指挥使一家真是良善。

至于小糯宝这边,一下午,她也为着此事忙叨不停。

趴在炕头上,清点着积攒的供品,数到她脑袋瓜都发晕了。

好在,费了一通力气后,小糯宝可算理出来一千斤的大米、两百斤的小米、六百斤的玉米黄豆,还有五百多斤的土豆、红薯,可以用作施饭。

不多时,只听“扑通”几声,一大堆的吃食就从天而降,全都砸在了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