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轻舟万重山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十五章 儿女(2 / 2)

作品:《轻舟万重山

两公斤对训练有素的连家军来说当真不算什么,不过元帅发飙了,大家伙儿还是把尾巴夹夹比较好~

不过不受影响的只有某位罪魁祸首——宁儿的正牌爹爹,孙真的亲亲三叔是也。

宫清端了三碗蛋黄羹进来,给孙真和宁儿吃,摘下亲卫衣服上连着的面罩,他睨了某个脑门戳着“暴走状态全别靠近”的家伙一眼,挑眉,毫不犹豫地把人揪过来。

“干嘛!?”还在暴怒的喷火龙将火口瞬间对准了他。

孙真和宁儿装作认真吃东西,实则竖起了耳朵。

宫清一把捏住他腮帮子,眼神阴森森的,“怎么?阿真和宁儿做你儿女还委屈你了?”

喷火龙顿时哑炮,“没……没啊……放手……痛……”

宫清满意地放开手。

连晋捂住腮帮子恨不得挤出两点鳄鱼泪表示自己的委屈——为什么受伤滴总是他?

孙真和宁儿对视一眼——三叔(爹爹)果然是最厉害滴~~~

宫清又把人拽过来,将剩下的那碗蛋黄羹给他。

连晋看看自己手上的和孙真宁儿在吃的,嘴角抽了抽——他也被宫清列入孩子一类的了。

……

“连晋就快回来了。”

阜远舟正在看着奏折,忽地听见上首的阜怀尧冒出这么一句话。

他心里算了算时间,抬头道:“应该就是这几天进京了吧。”

阜怀尧一向习惯面无表情的脸泛起一丝意味不明的笑,“据影卫回禀,朕的连爱卿以相当高调的方式带着一对儿女回来了。”

“嗯?儿女?”阜远舟愣了一下,“连晋不是没有成亲吗?”他似乎还是挺受欢迎的光棍吧……

“大概,掩人耳目吧。”阜怀尧淡淡道。

阜怀尧联系前后想了想,复道:“宫清似乎有个侄子……”

他没说下去,因为天仪帝已经默认。

阜远舟了然。

阜怀尧悠悠拿起下一道折子,“登基前,连老将军就一直在催朕劝连晋早点成亲,这会儿,可不知道该怎么乱了……”

他虽是这么说,永宁王可没有看出兄长有一丁点担忧好友的意思。

被连老将军冷着脸“哭诉”半天儿子打仗在外不肯成亲的郁闷,就让连晋这家伙也试试吧。

啧,谁说皇帝不能记仇的~

阜远舟用一种囧囧有神的目光看着自家兄长——皇兄,你居然在幸灾乐祸……

阜三爷开始替自个儿担忧了,阜怀尧绝对是君子啊君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他得提心吊胆多少年啊呜呜呜……

“远舟。”阜怀尧突然叫了他一声,让沉浸在想象中的某人打了个激灵,惹得阜怀尧奇怪地看了过来。

阜远舟立刻恢复常色,“皇兄?”

天仪帝也没在意,道:“再过四天就是文试了。”

“嗯,”阜远舟点头表示知道,“文试一切事宜都已经筹备好了,试题也全部加密,不会泄露。”

“当天,”天仪帝指尖轻叩桌面,“你代朕巡视考场吧。”

“哦……嗯?”阜远舟眨巴眨巴眼,“我去?”去干嘛?做吉祥物镇场子吗?

阜怀尧轻一挑眉头。

阜远舟撇嘴,收回那套揣着明白装糊涂,“考场不是有五百官兵三百禁军在吗?”

“你以一当百。”阜怀尧云淡风轻道。

“……”这就是传说中的压榨劳动力?阜三爷看着他眼泪汪汪。

阜怀尧眉眼微扬,无视他,“那天记得早点去。”

“哦,我知道了……”呜呜呜,文试那天比较清闲,他还想陪陪皇兄的说!

阜怀尧见状,摇头——这粘人的习惯到底哪儿来的?

……

连家军是在文试前两天进京的,连晋一路往这条防线调一点往那边防线挪一些,各种边防随时变变才不会被敌人摸透规律,所以实际回来的只有五万人,驻扎在城外军营以供调度。

连晋打马刚到城门,就看到宫里的传令太监站在那儿等他,带来了天仪帝的手谕,说是他一路奔波辛苦了,所以拦了要迎接的群臣,让他先回帅府,明个儿再来回禀庆功。

连晋大大感慨圣上兼好友真是太体贴了,于是先打算去安顿一下两个孩子,可是一到帅府,连晋就知道为什么以国事为重的阜怀尧那么大方放他回来了,因为他母上大人亲自派人杵在帅府门口,请他带着“大小姐小少爷”回去让他老爹老娘看看。

连晋的冷汗刷拉就下来了——爷,你你你太不厚道了!!!

宫清也微微蹙了眉,问他:“你父母……凶吗?”

这口气,就像准备是去看丈母娘似的。

连晋逮住他就掐:“你说!老子要怎么解释哪里冒出来的儿子女儿啊!一来还来俩儿!?要是我老子打死我的话,老子就拖你垫背!!!”

这说话语无伦次辈分混乱的,宫清闻言倒是淡定得很,按住他的手道:“棺材下面记得垫软一点,你压上头,我怕硌人。”

连晋:“……”重点!你抓错重点了有木有!?

宫清悠悠补充,“你就是认了,我也不介意。”

连晋磨牙:“老子介意得很!认了的话老子还有命出连府吗?!”

宫清轻笑。

赤五在后头打了个呵欠——元帅您也抓错重点了……

宁儿好奇,“我们要去见连……爹爹的爹爹和爹爹的娘亲吗?”

“嗯,”宫清拍拍她的头,“记得叫爷爷奶奶。”

孙真眨眨眼——自己又要多两个爷爷奶奶了?

连晋被噎住了,一脸诡异。

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有一种自己被自己卖了的感觉……

那个,终于反应过来了吗?元帅大人,您老人家是不是迟钝了点?

不管怎么纠结,梳洗一遍后,连晋还是带上两个孩子回了连府,哦,顺!带!捎上宫清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