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大煞风景(2 / 2)

作品:《童年售后,武林群侠传1.0

东方未明深感意外,走上前去,微笑道:“香儿姑娘真乃信人,我看外面颇为混乱,还道姑娘或许已将此约作罢。”

香儿听东方未明这么说,眉头微微一皱,似乎颇为不快,但随即微笑道:“东方公子说笑了,小女子身无长物,怠慢公子至此,怎能再度爽约,正好今儿西湖景色颇好,游览宾客也不算太多,正好结伴共游可好。”

东方未明求之不得,忙点头称是,可还没等他表态,斜刺里又过来一人,稳稳站在二人中间,说道:“既然是共同游览,何不加上在下一人,在下柳若柏,不论是吟诗填词,还是作曲书法,虽不敢说精通,总好过三脚猫的本事,同在一起游览,总还不算气闷吧。”

香儿道:“柳公子见谅,小女子与东方公子有约在先,柳公子若有指教,可另行选定他日,还盼莫要为难贱妾。”

柳若柏听她这么说,忽然焦急起来,温言道:“香儿姑娘是天仙般的人物,怎能自…哎,久闻香儿姑娘有个规矩,琴棋书画连过四关,便能得见尊荣,今日在下却不能平白占姑娘便宜,有何难题,不妨就此示下。”

东方未明见此人忒也不识趣,香儿既然不想跟他多言,偏偏啰里啰嗦,想要打发了他,却见香儿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取了纸墨,刷刷点点,出了四道考题,东方未明瞧在眼里,不由得甚是惊骇,莫说是解答,连题目的奥妙也是参详不出,这才明白,香儿姑娘不愿当面伤人脸面,却将题目出的极难极难,要这姓柳的知难而退。

不想着柳若柏却有真才实学,第一题是一道繁复的曲调,经他手稍一改进,立成旷世佳作,东方未明虽然不懂,但香儿手执竹笛,演奏了一遍,东方未明听在耳中,不由得极为受用,莫说是香儿不能再有异言,就是东方未明也觉心旷神怡。

第二题却是香儿从怀中取出的一道古谱,共落子一百七十六手,即将行至收官,但黑棋不论如何腾挪变化,始终落后白棋半子,若是谨守门户,最终必已输定,东方未明是毫无办法,甚至将半子之差,能维持至最后一刻,只怕也颇为不易。

柳若柏沉思良久,第一百七十七手,若是下去位四五路,之后与上位一八路做个交换,最后仍是不敌,要是下上位二七路,虽能将上面两颗黑棋救出,反提对方一颗白子,但平位八八路,同样也有两子难保,正是首尾难以相顾,不由得甚是为难。

香儿叹了口气,心道这柳若柏能看出许多变化,棋艺大是了得,若不依古谱出题,当真平手相较,还真就未知鹿死谁手。

东方未明见柳若柏满脸愁容,不由得很不耐烦,开口道:“你若是无力解开谜题,还不就此退去,在这里耽搁光阴,有什么用。”

柳若柏双眸一翻,望向东方未明的眼光中满是怨毒,随即脸露喜色,这关键一子,却是要下在天元,弃了边角纠缠,全力搏杀中央腹地,或有一线生机。

当下冥思苦想,想了十余招后手,自忖这些招数之巧妙,决计可破此招,当下在棋谱之下,详细写下了诸般破解之法。

围棋之道千变万化,凭你多高明的棋手,也不能猜度对方下一颗棋子的落子位置,博弈之趣尽数于此,可这盘棋已近收官,种种变化,已然明了,纵有变化,也不过是数招间的区别,最后的结局却是殊途同归,除非碰上不会下棋的对手,肯自填棋眼,那就是搅乱棋局,并非是为了解开棋局了。

第三题却又大不相同,则是要写一篇治国方略,东方未明心中好笑,见柳若柏虽然会些奇技淫巧,多半也会些拳脚功夫,要他研究治国方略,除非他出身名门望族,不然怎么可能写得出来。

柳若柏叹了口气,这件事情可当真不易,纸张又是有限,只能以蝇头小楷仔细书写,东方未明见他竟然写得出来,不由得甚是惊佩,第一行曰:“五帝三皇神圣事”,其后则是以德为本的劝进之言,东方未明粗通文墨,识字尚且有限,只能约略诵读,似乎所言甚是端正,说的好像是为君者,亲贤臣,远小人,节欲望,纳谏言的根本道理,只是这些道理虽然说的头头是道,但做皇帝的十九难以做到,说来说去,岂不是一堆废话。

香儿却并不如何好奇,见东方未明脸露迷茫,说道:“东方公子,请。”

原来她出了四道难题,用意便是将柳若柏滞留其间,东方未明一时尚未明白,香儿只好出言相邀。

东方未明只好跟她朝北而行,踏上西泠桥。

香儿说道:“这座桥大大的有名,东方公子可曾知闻。”

东方未明从未来过杭州,哪里知道什么典故,只好摇了摇头。

香儿继续说道:“相传‘白蛇闹许仙’里的白蛇精,当年曾被许家沟村,一位许姓老人,从一只黑鹰口中救出性命。这条白蛇为报答许家的救命之恩,嫁给了许家后人牧童许仙。出于人妖不能结合的偏见,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决心收服白娘子。于是引出了人们熟悉的‘盗仙草’、‘水漫金山寺’等事。

白娘子因为水漫金山而触动胎气,早产生下儿子许仕林。法海趁机用‘金钵’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将其镇压于南山‘雷峰塔’下。

更题诗一首曰:祖师度我出红尘,铁树开花始见春。化化轮回重化化,生生转变再生生。欲知有色还无色,须识无形却有形。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

此事过后,许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护塔侍子。一十八年后,许仕林高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塔,才救出母亲,一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