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再度中药(2 / 2)

作品:《臣妻多娇云乔萧璟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民间卖儿卖女的不知凡几,皇族里的孩子,又有哪一个不是父母手中的工具。

萧璟打小养就了这样的观念,骨子里就不觉得,父母之爱子,能得其多少真心。

便是他那位早早身亡的生母。

他也不曾觉得,若是她人尚在人世,会真心疼他爱他。

母亲又如何,父亲又怎样?

一身血脉,也不过是一身算计。

他曾经一直如此想着,也曾以为,世间人皆是如此绝无例外。

直到他,遇见云乔。

那个女人很蠢,愚不可及,可是她的愚蠢,某一些时刻,偏偏像是一道光一样,照过萧璟阴暗不堪的心。

她的孩子,当真是这世上,最幸运的孩子。

她真心疼爱她的女儿,她对世间万物温柔悲悯,她永远心怀良善。

萧璟不自觉的嫉妒。

他嫉妒她的女儿,能得到她所有的爱,能得到她倾尽一切的关怀呵护。

他想,她这样好的人,就该陪他一起下地狱,怎么能送别人登极乐。

所以他执意送走她的女儿,斩断她和过往的一切关系,逼着她,只能在他身边,要她的以后,只能同他相关。

也在心里无知无觉的,潜意识的盼着,有一天,能得到云乔给他的真真正正的温情与爱怜。

可萧璟多智近妖,却独独在情之一字上愚蠢。

他以为逼迫强势,可以求得真心。

他以为威压权势,可以得到情意。

却不知道,他所作所为,都只是把云乔推得更远而已。

萧璟沉在思绪里,久久未曾回神。

那跟在身后的女人,见他停步良久,试探的问:“殿下,您怎么了?”

萧璟回过神来,后知后觉意识到,这女子的声音,居然和明宁一般无二。

这女子原就是齐王费心挑选培养,用来算计萧璟的美人计。

因着萧璟突然在扬州养了个云乔,齐王不知是云乔更像,还是自己养的人更像,恐怕萧璟得了更为相似的赝品瞧不上自己养出的这女人,才换了路子,把人想法子弄进宫中,让皇帝赐给萧璟。

皇帝赐的人,萧璟推拒不得,便是瞧不上,也只能收下,齐王也能达成往他身边塞人的目的。

这人是美人计的棋子,自然一点一寸都照着明宁养就。

连声音,都是寻了善口技者学的。

齐王为了培养她,甚至给她戴了人皮面具送去了漠北明宁身边盯了段日子。

凭心而论,皇帝今日赐的这女人,几乎和明宁一模一样。

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是比着明宁养出。

齐王自以为手段高明,可萧璟,在听到这人话音时就知晓,此人定是一位旁人照着明宁养出的棋子。

太过刻意,便显得愚蠢。

只是他心里一时无非判断是谁存心培养了这么个人想要安在自己身边。

他带人回了寝殿,那女人的确是精心养出的美人棋。

做着端茶递水的婢女活计,也存了勾引主子的心思。

可萧璟对着这女人,却没有动上半点男女心思。

皇帝赐的这女子,行走间一瞧便知学过媚术。

说不准,就是花楼里养出的女子。

若真论风情,云乔输她不知多少。

云乔那性子,便是身子生得再妖娆,到底也是存着几分良家妇人的顾忌。

就算浪荡行事,她总也是存了几分羞意。

可萧璟就是喜欢她矫情的小模样。

往日在扬州他也逼着云乔做过这婢女活计,她做得不情不愿,倒也听话乖乖穿了婢女的衣裳跪在窗棂上,别有一番趣味。

御殿内室里门窗紧闭,或许是想起了云乔,萧璟身子微微有些热。

萧璟闭了闭眸,平复呼吸。

那一旁端茶递水的女人,却忽的半伏在地,贴在萧璟腿上摇着身子,抬起一双媚色如织的眼,盈盈望向萧璟。

她不仅做得行径勾引人,还偷偷在茶水里掺了几许药。

萧璟防备着她,没饮一口。

可他不知道,那药在水里便会挥发。

他不喝,也能中上几分药性。

美人跪在地上,拿着身前的东西磨着萧璟靴子。

原该是欲色弥漫的情形。

可萧璟神色,却骤然冰冷。

他的确动了欲,却猛然意识到了,这屋内此时的气息,好生熟悉。

是那日的药,是他和云乔初次时中的药,气味一模一样。

算计了他一次不够,竟还有第二次,这女人背后究竟是谁?

萧璟一脚将人从自己跟前踹开,面色潮红声音却冰寒至极道:“滚!”

此时,宫人突然叩门,低声禀告:“殿下,长安私宅送来的书信。”

萧璟沉着脸起身,推开卧房的门,眉心微蹙,接过了宫人送来的书信。

“怎么突然递了信?长安私宅里有什么变故吗?”拧着眉心发问。

送信的人摇头,只道:“嬷嬷让人送来的,说是姑娘写的?”

云乔写的?

那没良心的小妇人,竟还知道给他写封书信。

萧璟低笑,抽出了信封里的纸页。

卧房门开着,吹来阵阵冷风。

檐下的灯笼摇晃,那烛影摇曳映在信上字眼。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是她的笔迹,是她写的闺妇思春诗。

萧璟喃喃念出信上字句,一盒用过后打开的口脂顺着信封滑落在他掌心。

萧璟想到那盒口脂在她唇上留下的颜色,喘息不自觉重了许多。

那些放在水里的药,跪在里头那女人一再的勾引挑逗。

都不及云乔遥远的几行字,一盒旧胭脂,来得勾人。

萧璟把那口脂盒同书信一道攥着掌心,任凭那口脂把信纸染污,糅得湿皱在一块。

哑声道:“备马,孤即刻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