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父暴君李世民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十四章百家姓的由来(2 / 2)

作品:《家父暴君李世民

在得知原本李世民让他回宫住的武德殿,让李治住了后,李泰也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来。

不过王相和被赐给了李治,以及可能监管昭陵、助阎立本作画一事儿,还是让李泰心里有些惊讶。

但不管怎么说,他相信,这一次挨揍之事儿,恐怕他们兄弟三人,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不少实质的好处。

虽然如今,他还不清楚太子到底得到了什么好处。

或许那传言修撰《氏族志》一事儿将落在东宫就是吧?

……

武德殿前,宫女、太监把大包小包的东西装了满满两车。

李明达、李清一大清早就兴奋的蹦蹦跳跳。

是的,她们又要去昭陵了,而且这一次可以光明正大的去,而且还可以带很多很多给她们母后的祭品过去。

长乐、豫章、城阳此时也很高兴,毕竟机会难得。

尤其是有李治、李明达、李清三兄妹的珠玉在前,回宫暂住的她们,自然是不想错过一次祭奠母后的机会。

两驾装满了各种祭品的马车,再加两驾载着李治、长乐六人的马车,浩浩荡荡就从皇宫驶了出来。

宫外,则是李治、李明达、李清的老熟人:太常寺太祝谢远怀早已经等候多时。

不同于前三次李治他们偷着前往昭陵,这一次可是得到了李世民的点头允许。

所以太常寺出动的马车就足足有九驾,使得他们这一次的祭奠之行,可谓是声势浩大、无限风光。

太常寺除了谢远怀这个小小的正九品上的太祝外,还有太常寺少卿、丞、主簿各一人,奉礼郎、协律郎、录事、太祝等等。

而等到了昭陵后,还会有社暑、太乐暑、鼓吹署、太卜署、禀牲署、汾祠署的官员等候。

长安距离昭陵并不近,这也是为何李治他们三个,每次都是第一天去,第二天才回的原因。

而且即便是如此,他们每次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但是这一次就不一样了,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赶路,也有充足的时间祭奠,更有充足的时间回长安。

浩浩荡荡十几驾马车,再加上一支规模不小,百十来人的金吾卫跟随。

可以说,这是自一个月前,李世民前往昭陵后,皇宫再次前往昭陵规模最为隆重的一次。

迎着清晨的朝阳,在李明达、李清的兴奋情绪下,长长的队伍缓缓驶出了宫城,向着昭陵方向驶去。

期间,李治在队伍休整时,特意跑到了谢远怀的马车上,与谢远怀同行了一段时间。

而谢远怀在看到李治呵呵笑着跑过来时,总觉得自己的脑袋跟脖子之间,好像又有距离感了。

其他几个与谢远怀同乘马车的官员,很有眼力见的把马车让给了李治跟谢远怀两人。

当然,这是李治认为的。

谢远怀却是知道,他们之所以很有眼力见的把马车让出来,是因为害怕跟晋王有瓜葛,是害怕家人有一天被拖累。

可他已经被晋王盯上了,实在是没办法躲避了。

从谢远怀的嘴里,李治也才知道,整个昭陵是由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二人设计而建。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昨日老李会突然给了他监管昭陵的差事了。

看起来像是因为自己的至孝。

但要是细细琢磨,好像还有弦外之音。

站在李治的立场,监管昭陵修建一事儿,其实还是挺让他犯难的。

阎立本好说,皇室中没有啥人脉关系,说白了就是个“艺术家”,为艺术而生、为艺术而活。

但阎立德就没那么简单了,除了是阎立本的兄长外,还是胖子青雀的岳丈。

所以若是李治在昭陵,看到了什么对与不对的,到时候要不要给老李打小报告,也是一件考验他情商的事情。

不告诉老李吧,但若是往后事发了,自己的“至孝”肯定大打折扣。

暴君老李肯定也不会放过自己。

毕竟这是长孙皇后,以及未来老李百年后的“家”。

怎么能容忍他人糊弄、贪污等事情出现呢?

可若是告诉老李吧,以如今他对老李脾气的了解来看,那就是光棍眼里不揉沙子。

阎立德、阎立本闹不好就是吃不了兜着走。

而且吧,一定会得罪胖子青雀。

尤其是他那王妃阎婉:正是阎立德的宝贝女儿。

意识到了这些后,李治的心情也不再美丽了。

跟谢远怀分开回到自己的马车上,李明达、李清兴奋的情绪,显然也感染不到他了。

低着头思索的李治,忽然余光瞟向了旁边的宫女姜楠。

瞬间精神一振:对啊,姜楠跟王相和也跟着来了。

那么……若是真遇到了什么事情,还需自己说吗?

有王相和在旁,什么事情能瞒得过老李?

想到此处的李治突然神情一僵,无意识的把爬过来的李清抱在了怀里。

李治忽然意识到,这一次前往昭陵祭奠,怕是真没有自己一开始想的那么简单!

老李无缘无故的允许自己前往昭陵不奇怪。

但奇怪的是身前身后太常寺的九驾马车,以及自己装着满满祭奠物品的马车。

在时间如此仓促的情况下,是谁神通广大、准备的这么齐全?

这些又都是什么时候准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