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干线与甲子园(2 / 2)

作品:《完蛋!我被昭和美人包围了!

到了1978年夏天的第60届大会召开时,参赛学校已经超过了3000所。也是从这一届开始,赛制改为一县一校制。

另外,由于夏季甲子园的举办时间正好与霓虹这边定在八月十五的中元节(也叫盂兰盆节)重合。

所以每逢此时,漂泊在外的年轻人会返乡祭祖,顺便与家乡人一起观看比赛,在电视上寻找本地选手的身影,忧喜与共。所以甲子园比赛的重要程度,堪比夏天版的“春晚”。

这种种原因,彻底将甲子园推向了霓虹国民年度盛事的行列。

其他啦啦队成员的甄选另说,吹奏部是直接被全体征召的。只不过像加藤荣治吹奏的双簧管这样的木管乐器,在大太阳底下吹简直就是在蓄意破坏乐器,所以届时需要更换其他乐器。

反正甲子园助威基本上全靠气势,换乐器的难度并不大。加藤荣治便临时转职成了鼓手,而自称很会敲响板的中森明菜则选择了小镲——就是拿两面有点像铜锣的金属圆盘,一手一个互相敲击的那种乐器。

吹奏部的众人只是在每日练习的间隙稍微练了半个小时,等到搭乘新干线出发前往甲子园的这天,一首甲子园常用的应援曲《暴坊将军》也已经是似模似样。

……

所谓新干线也就是霓虹的高铁,在霓虹以外常称新干线为“子弹列车”(Bullet Train)或是“超特急列车”(Super Express)。

它最早可以追溯到1939年铁路干线调查会所提出的“弹丸列车”构想。目的是加强东海道线的运输能力。

只不过这个计划因战争缘故而搁置,但在五十年代霓虹经济却突然进入高速增长期,对运输的需求陡增。

与之相比,霓虹铁路因战后投资不足而导致的运力紧张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东海道新干线的客货运输能力达到了完全饱和的状态。

但是,人口还是不断涌进东海道的巨大城市群,运输需求随之猛增。东海道一线(国营铁路营业的3%)所承担的旅客和货物运输量占全国铁路运输的1/4。

随着东海道全线实现电气化。以此为开端,14年前被放弃的“弹丸列车”构想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当时距离1965年的东京奥运会开幕只有短短的5年时间,但因为该建设计划有“弹丸列车”构想留下的遗产工程作为基础,用5年时间建造515公里的铁路是完全有可能的。

最终赶在1965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前9天,完成515公里全线通车。至此从东京到新大阪只需要4个小时,预定时速达200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时速最快的列车。

东海道新干线开通最直接的影响是:东京至大阪间可以当天往返,沿线城市的旅客人数激增。其最大的效果是提升了铁路的运输能力。

新干线的开通释放了原有铁路的旅客运输压力,消除了发车过密的列车运营状况,实现了提速,改善了货物输运状况等,致使铁路运输能力大大提高。

只是颇具历史讽刺意味的是,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霓虹国营铁路开始走向衰落。等到霓虹进入泡沫经济时期,JR霓虹铁道这家国企的负债已经高达37兆日元。

但不管怎么说,能在80年代就享受到高速列车的便捷,新干线便极具历史意义。搭乘新干线出行也就成了霓虹人最常见的一种长途旅行方式。

坐在平稳却高速的列车上,加藤荣治便总是忍不住将其与后来种花家的高铁相比。不过,他这念头刚起,便被摆出一本正经表情的中森明菜所打断。

“前辈!你说我下学期开始转职敲小镲,会不会……好痛~~”

收回在学妹额头上弹了一下的左手,加藤荣治一脸阴险地道:“小明菜,你也想背叛我吗!你的双簧管在号泣哦~~~”

“唔,开个玩笑嘛……前辈真没幽默细胞。”中森明菜干笑两声,看这表情可不像是在开玩笑。看来未来的元祖歌姬,也被双簧管给难住了。

加藤荣治对此莞尔一笑,道:“我也在跟你开玩笑呢~~想换乐器就趁早,你或许应该换大号这样的乐器,就当锻炼下肺活量了~~”

“大号……还是算了,大大的,一点也不可爱。圆号倒是……额,我什么都没有说,我对双簧管一心一意,前辈你要相信我!!|·ω·`)”

大概是想起了刚刚那下脑瓜崩的疼痛,中森明菜连忙改口,表起了忠心。

看着她这副模样,加藤荣治只有一个感想:难怪你后面会被一个渣男给骗了青春,还被骗得那么彻底……就这呆萌样,换他这种不够专业的都能一晚上骗七次!

中森学妹可不知道自家学长正在为自己的未来忧心忡忡,转移话题道:“前辈,你怎么好像一直在看财经杂志啊?”

“最近老妈让我帮她炒股,如果想要赚到属于我的那份佣金……零花钱,那我当然要用心点。”

加藤荣治一边说还一边在心里暗叹口气,他也想这时候能刷手机,而不是盯着今早刚发售的财经杂志啃啊。

这个年代信息传播还较为缓慢,等他从报纸、杂志这些纸质媒体上瞧出某些端倪来,该消息中内含的机会很可能就已经失去时效性了。

但是没办法,这就是目前时代最快获取相关信息的手段了。他最近还每天晚上回家就看财经新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