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重蹈她的覆辙(1 / 1)

作品:《穿越后侍妾苟在王府养包子张昔年李承泽

好好的孩子就这样没了,皇后知晓此事以后大发雷霆,然而发完脾气后却也无可奈何。此刻她尚处于禁足期间,根本无法踏出宫门一步。恒辉似乎也没有要前来看望她的打算,甚至担心恒玮和柔淑会前来探望她,还派人把这两人看得很紧,不允许他们过来。“好好好!果真是本宫的好儿子!为了一个女人,竟然连自己的孩子都能下的去手。”皇后气得胸口几欲炸裂,又想到曲氏的未来没有了,更是疼得喘不上气来。“姑母!”平白无故地失去了腹中胎儿,曲娴雅这两日终日以泪洗面,脸上满是委屈。但是心里却没有多少伤心,更多的还是怨恨。她本是曲家嫡女,打从出生开始,所接受到的教育便是日后要成为正室嫡妻,她从未想过要给别人做妾。即便恒辉贵为大皇子,那又怎样?她并不愿位居人下,就算是能上玉蝶的侧妃那又如何?终究不是正室,她不愿。只是对于自己的婚姻大事,她向来身不由己。她本不愿意嫁,却没人听她的。父亲、母亲、祖父祖母,皆要求她成为大皇子的侧妃。自那时候起,她就知道,她自己只是一枚受控于人的棋子而己。嫁进来之后,恒辉从来都不进她的房里,她不但不觉得难受,反而觉得松了一口气。然而,她心里清楚,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恒辉来到了她的房间,与她圆房。让人送来一碗避子汤后,然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那一刻,她心中充满了恨意和怨气。她恨恒辉的无情,怨命运的不公,但更多的却是深深的无奈。她无法改变这一切,只能默默承受着痛苦。送汤的嬷嬷对她露出了一丝笑容:“主子不必伤怀,皇后娘娘说了,您可以不服用避子汤。这是一碗补身子的汤,您大可放心喝下。”曲娴雅听闻此言,就觉得不妥,她深知此事定有蹊跷,但又能如何呢?她的身边不仅有恒辉的人严密监视着,更有皇后的人。无论这碗汤究竟是避子汤还是滋补之药,她都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乖乖地一饮而尽。后来祖父去世,曲娴雅在灵前哭得悲痛欲绝,但其实她并不是为祖父而哭,而是为她自己而哭。由于过度悲伤,她晕倒在地。大夫来诊断过后,说她怀有身孕了。等她醒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父亲、母亲、祖母以及皇后全都凝视着她的腹部,脸上露出了发自肺腑的笑容。然而,曲娴雅却丝毫感觉不到喜悦,反而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从脊梁上升起。她一辈子都彻底,失去自由,而她未来的孩子,也将会重蹈她的覆辙,一生都要为别人而活。不久后,当听到恒辉说要打掉她腹中的胎儿时,曲娴雅心中充满了无法言喻的恐惧。果然,在上位者眼中,无论是她还是她未出生的孩子,都微不足道。然而,恐惧过后,她反倒觉得如果这个孩子无法顺利降生也许是件好事。毕竟,投胎到她的腹中,这个孩子注定难以逃脱成为棋子的命运。不如就这样没了。后来,皇后派人送来一碗补汤。曲娴雅喝下之后,突然感到肚子剧痛难忍,孩子没能保住。皇后看着她痛苦的模样,既气愤又恼怒,甚至动手打伤了许多人。看着一脸癫狂的皇后,她的姑母,曲娴雅觉得自己一点也不难受,相反心里非常舒服。她有一种脱离皇后掌控的感觉。皇后每次来,都会看着她的肚子叹息,每见她一次,曲娴雅都会装作一副非常伤心的样子。看着她生气怒骂,曲娴雅就会在心里畅快大笑。大笑过后,又觉得心痛,为孩子,也为自己。“娴雅,你一定要好好的养好身体,放心吧,有姑母在,以后你肯定还会有孩子的。这个孩子绝对不会白死,乖孩子,别哭了,一定要好好的。”皇后宽慰曲娴雅道。曲娴雅抹了抹眼角的泪水,点头称是。皇后又安慰了她两句,转身离开了她的房间。……也不知道是否因为当初中的毒对身体造成了些许影响,才刚进入八月份不久,刚刚怀孕九个月的她,便感觉到频繁的宫缩现象出现。而且腹中胎儿似乎也早早地进入盆。安嬷嬷为张昔年号完脉后,跟张新年觉得一样,她估计就快要生了,于是安嬷嬷早早地开始着手相关准备事宜。皇上得知张昔年即将分娩的消息后,内心充满了焦虑和担忧,甚至巴不得首接在衍庆宫中扎根。除了必须去朝堂处理政务之外,其余时间几乎全都待在张昔年身旁,寸步不离。太后起初对此颇有微词,但考虑到张昔年此前遭遇的事故,皇上多陪陪她也算是补偿。于是乎,太后选择视而不见,默许了皇上能够一首陪伴在张昔年身边。八月初十晚上,张昔年突然破水。尽管知道张昔年乃是吉星转世,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够化险为夷、平安无事,但皇上心中仍旧放心不下。因此,他特意召集了五位专长于妇科领域的太医前来衍庆宫。在为张昔年号过脉确认张昔年没事之后,安排他们守候在房间门外,以备不时之需。张昔年这边刚刚有动静,没多久林静姝那边也开始分娩了,两人竟然如此凑巧地凑到了一起。皇上听闻此事后,不禁皱起眉头,心中暗自思忖道:“这两人一同生产,实在是太过巧合了。”长安和岁安互相对视一眼,似乎都从对方的眼神中察觉出了一丝异样。正当此时,一名小太监神色慌张地奔跑而来,扑通一声跪在皇上面前,气喘吁吁地禀报:“启禀皇上,大事不好啊!大皇子妃她……情况有些不妙。大皇子请皇上能否调拨太医院中的两位妇科圣手前往衍庆宫,好让他们去查看一下大皇子妃的状况。”皇上闻听此言,毫不犹豫地挥了挥手:“准了。”待两名太医匆匆离去后,产房内突然传出了张昔年痛苦的呼喊声。皇上和长安等人心急如焚,立刻站起身来,焦虑不安地在廊下踱步徘徊。当东方的天际渐渐泛起鱼肚白,朝阳缓缓升起,洒下第一缕温暖的光芒时,产房内终于传出了婴儿响亮的啼哭声。明和二年,皇上和张昔年的第西个孩子出生了。因为这孩子是在太阳升起的这一刻出生的,皇上特地为他取名,恒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