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朱标的气度!(2 / 2)

作品:《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朱标展现出了身为储君应有的气度跟豁达,也彻底扭转了想法,不再只是将这篇文章视为反文。

而是视作一份谏书。

李善长犹豫了一下,继续道:“洪武帝对为给自己办事的官员,尚且如此苛峻?何况是对百姓?终是假以爱民之举,行虐民之行罢了。”

“空有爱民之心,无爱民之举,具天下为私有。”

“由此观之,明得于农民起义,也注定会失于农民起义,只不过是从开局的一个碗,换来结尾时尸体的直硬罢了。”

“以治家的方式治国,只会越治越差,越来越残暴不仁,因为‘忤逆’的臣民,只会越来越多。”

“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只教臣民一味的顺从,一味的去遵循所谓的祖宗之法,最终只会将天下带入到无尽的黑暗深渊。”

“民不聊生!”

“洪武帝为何对民如此注重,甚至三言两句都不离民,非是真的对民报以宽怀,而是只懂得民。”

“或许在统一天下的道路上,洪武帝学了很多的谋略和军事,但对于具体的儒家六艺,涉猎并不完整。”

“士农工商兵,只知晓农兵。”

“因为懂农,所以对农业相关抓的最紧,而对于其他,则只能延续着旧制。”

“很多时候非是不想改,不想变,而是不知道,不敢,怕被骗。”

“更担心为大臣蛊惑诱骗。”

“因出身的缘故,洪武帝对于其他的社会阶层都充斥着敌意,认为其心怀不轨,也始终抱着最大的恶意去揣度,这其实不算大问题。”

“但为君不同。”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更当权衡朝堂,以天下为重。”

“非只有农、民。”

“世间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世人大多无利不起早。”

“要么图名,要么图利。”

“而最终的决定权,一直都掌握在当权者手中。”

“然洪武帝却连选择判断的机会都不给,只视百官为其长工,万民为其奴隶,想世代供其驱使。”

“长此以往,天下只会充满谄上欺下者,官员懒政庸政懈政的情况,会进一步扩散。”

“因为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与其如此。”

“何必给自己惹麻烦?”

“正因为此,大明立国十几年,除了重定天下秩序,天下各地的矛盾依旧充斥,利益不均,未来不明,人心浮动难定。”

“尤其洪武帝喜欢以强权形式,粗鲁的对待天下臣民,如此情况下,人人自危,朝不保夕,大明又岂会真有长足的进步?”

“贾谊所写的《过秦论》中,有这么几句话。”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这跟大明的做法有何异同?”

“以一人而定万世之事,又岂能得到好的下场?”

“只是在重复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奈何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