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全文完(1 / 4)

作品:《我的以物换物系统通现代[六零]

“算……你租你姐房子五年的租金!”姜立南想了想,替大女儿回答。

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听了这话美美先急了:“不不不,不能五年,算两年,两年的!”

她说着,用手指了指外面:“爸,你是真的不了解行情。你不知道咱们院儿这排临街房现在有多抢手。虽然现在还没人敢光明正大的往外租,可谁能保证有没有人偷偷在租的呢?

别的不说,就说封阿姨他们家那儿,昨天我问谢壮哥,他跟我说有人要一个月三十租他们家那靠街的小屋,他爸妈没同意。

我姐房子不比他家那小屋大得多?他那才多大点儿啊,有没有十个平方都不一定!”

美美说的这事儿,姜家人还真不知道。

自从她这服装店开了张,院儿里的人都看在眼里。

现在也有那眼头活的,开始有样学样的把之前垒起来的高墙又重新拆了。

然后开始试着自己鼓捣点东西卖。

有卖吃的,也有卖杂货的。

当然,大家都还是试水阶段,没谁如美美一样搞得这么轰轰烈烈,大家都悄没声儿的,所以也没看出来谁家的生意做得特别好。

谢强这辈子一门心思去做了学问,美芳更是在医院里忙得脚打后脑勺,两口子看样子跟做生意也没了什么缘分。

可他家几个孩子似乎在这方面都有天分,谢强没了这方面的心思,还有谢壮和谢诚。

以前可能也没往这方面想,但看着美美生意火了,心思也活络了起来。

谢壮子承父业,去汽车厂做了一名司机。

谢诚当初年龄小,被他哥抓得紧,学习还行,最后也考上了大学。

不过是留在了本地,上的就是宁林大学的工学院。

这兄弟俩不知道怎么商量的,俩人一合计,直接将谢壮住的那间屋子给拆了,俩人搬到一间屋子里住了上下铺。

反正谢诚现在住校,平时也不太回来,倒也不显得住的有多挤。

他们把房子整出来之后开了一个售卖百货的小商店。

面积不大,就卖些街坊邻居们常用的针头线脑,日用百货。

一家俩司机,平日里东奔西走,想带点本地少见的各省市特产也方便。

再加上谢壮,谢诚俩壮小伙,平日里轮班去进个货什么的,也不是大事儿。

所以几乎没费多少功夫,那小百货店就开起来了。

封朝霞直接把钱小芸找了来,俩小老太太商量着轮起了班儿。

一个上午,一个下午,反正离得近,连给他们两家的宝贝儿康健做饭都不耽误。

甚至有时候也不论什么班儿不班儿的,俩人天天在一起。

一个看店,一个忙活从美美那儿接的活计。

这不知不觉间,两家人的日子都明显更好过了起来。

“五年,按爸说的。”

再怎么说也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妹妹,姜晓菱怎么能跟美美论这么真?

如果不是现在钱真的不凑手,她都不会找她要什么租金。

别看她说的跟真的似的,可姜晓菱又怎么会不知道妹妹这还是在让着自己?

毕竟这房子现在一个月他们才往厂里交五块钱的房租。

这一年收妹妹一千块钱?简直是在开玩笑!

别说她觉得不合适,就算是丈夫回来肯定也不会同意。

反正不管是怎么商量的吧,这两千块钱姜晓菱还是收下了。

加上他们两口子这几年也存了差不多有一千块,买房子的钱应该差不多够了。

更何况父亲最后也表了态,说他们也拿八百块钱出来。

不管是用来买房也好,改造也好,这钱他们不再收回,让他们小一辈儿的商量着来。

他们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考虑房子的时候得把小河和宁宁的房间考虑进去。

事情决定之后,当天晚上姜晓菱就把这事跟儿子说了一下。她主要是想让庆庆帮她看看后世的宁林发展方向是什么。

因为之前儿孙们跟她说过很多,说市容市貌变化很大,如果她去了那个年代,肯定找不到一丁点以前的痕迹。

所以姜晓菱就有点担心。

怕这边自己终于把一家的房子定下来了,那边没几年搞什么市容建设,再给拆迁了。

那也太折腾了。

他们年轻人也就算了,让老一辈的跟着搬来搬去,实在是不合适。

这一次邵国庆的回复很快,却并没有给姜晓菱带来什么满意的答复。

他说这事儿得好好的查查,他现在年龄大了,玩电脑玩的越来越不灵光。

这事儿还是得交给邵洋,让他去办。

让妈妈别着急,他今天晚上就跟邵洋说。

从最早和家里联系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年有余。

邵洋都已经三十岁了,更别说邵国庆了,早已经真正成了一位老人。

邵洋已经搬出去住了,也已成家。

他现在在设计院工作,找的妻子和他是同行。

两个人天天工作非常的忙,一年里恨不得有半年都在各地出差。

用邵国庆的话说就是:“俩空中飞人。”

他们俩忙得到现在连孩子都没有要,平日里回去看看父母都往往要选节假日。

在这种情况下,不到特别棘手的事儿,平日里姜晓菱也不太爱给邵洋添麻烦。

其实又何止不给孙子添麻烦,姜晓菱现在和儿子还有孙女他们的联系都在有意识的减少。

她在慢慢学着放手。

既减少对黑匣子的依赖,也减少对儿孙们的依赖。

十几年的时间,随便一台电脑也都到了要寿终正寝的年龄。

有着国际版的那台,一年前已经彻底不能用了。

而且后来邵洋试了好多个电脑,不管再怎么捣鼓,闲渔网站也没有出现在他新的电脑上面。

以后应该也不会出现了。

现在能与姜晓菱联系的就只有邵国庆家里这一台了。

可这台比邵洋那台型号还要再老一些。

这台老祖宗辈儿的电脑眼看着也快不行了。

这几年黑屏,各种故障的次数越来越多。

据儿子说,再拿出去维修的时候,都已经没有什么地方愿意接手了,说型号太老没法修。

儿子说,他们家现在把那电脑专门放在一个地方,谁也不能碰。如非跟她联系,连他自己都不敢轻易去动一动。

生怕哪一天这个也如邵洋那个一般,毫无预警的忽然间就彻底报废。

虽然庆庆没有继续往下说,可姜晓菱知道,如果真的那样,就到了他们要告别的时候了。

好在,现在的社会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往好里面发展。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全都在用最大的冲劲儿往前撵。

恨不得一天当做两天用,都全力以赴的想通过努力把之前浪费的时间补回来。

日子是真的一天比一天更好了。

虽然无论是吃的用的,和儿孙们寄过来的那些还是没法比。

可至少供应充足了。

细粮的比例在逐渐增加,很多人家可以保证顿顿都吃上白面馒头,大米饭。

吃上肉的日子也不再仅仅只限于过年。

姜晓菱觉得这样的日子已经很好,至少不靠着儿孙的补给他们也能活。

除了不忍心和她爱的孩子们分别,她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什么遗憾的。

第二天晚上,儿子转过来了一封邵洋寄过来的信。

说是信,其实是一张他手绘的图纸,图上标注了好些重点区域。

邵洋在信里说:“奶奶,我查了一些资料,将八-九十年代宁林重点建设区域都给你标注了出来。

因为现在能够找到的资料实在不多,我只能给你画一个大概。反正,你们就在我画出来的那些地方找房子,应该都属于好地方。将来必定有升值的趋势。

至于你担心的拆迁问题,这个不好避免。因为随着发展,宁林市区一直在扩建。八十年代其实也没有一个整体规划,那时期的市里面的房子后来差不多都外迁了。

不过这些房子后期国家都有补偿,也不会吃什么亏。我的意思是,你们先不用考虑那么久远,先买了,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吧。”

姜晓菱看了信之后,觉得孙子说的也对。于是后面的日子她每天闲暇的日子就差不多都用来去找房子了。

可合适的房子依然没有找到。

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放暑假的时候,邵彦成和宁宁先后都回了家。

家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家人团聚,自然是高兴事儿,全家乐呵了好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