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皇储 / 章节正文阅读

第510章 美国(2 / 3)

作品:《穿越成皇储

罗斯福毕业于号称政治家和外交官摇篮的哈佛大学,主攻法律,但他不喜欢法律。作为领袖人物,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

早在担任州长时,罗斯福就开始罗织各方面专家,组建顾问班子。到入主白宫时,这个班子已初具规模,后经挑选、扩充,日臻完善,形成了他的“智囊团”。其中人员包括特格韦尔、阿道夫.伯利和雷蒙德.莫利这样的经济专家,马歇尔这样的参谋人才,霍普金斯这样的外交活动家。

“智囊团”比国务院班子灵活,不讲究资历,甚至超越党派。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此时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阴沉着脸,他们当然跟外面的“愚民”不同,知道这是德国人的阴谋。

霍普金斯开口道。“看来德国人是早有预谋的,可他们就不怕陷入两线作战吗?”之前他们分析的结果是德国横扫欧洲后应该会把矛头对准东边的邻居。可现实就是喜欢打脸,德国并没有调转矛头,而是直击大西洋彼岸的美国。

马歇尔叹了口气。“苏芬战争苏联损失惨重,没有个两三年恐怕缓不过气来,德国人才敢挑衅我们。”

霍普金斯更加疑惑。“那德国更应该‘趁他病要他命’啊,这不养虎为患吗?”

马歇尔解释道。“德军近一年的高强度征战,肯定也是需要休整的。不说苏联,我们也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德国人自然有恃无恐。”此时的美国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没有征召预备队,没有进行战争动员,即使这一切都做完了,岂是说打赢就能打赢的?

横扫整个欧洲,几乎是百战百胜的德军,是出了名的骁勇善战。而且其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远高于世界水平。美军要是跟德军硬碰硬,恐怕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而最大的问题是就算美国想硬碰硬,可上哪碰去?

美洲和欧洲之间隔着大西洋,原本可以做为攻打欧洲本土跳板的英国本土已经沦陷,美军都没法踏上欧洲的土地,何来硬碰硬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