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六十六章 学院开学第一课(2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王元道的语气出奇地诚恳,但越是这种情况下,钟粟越需要高姿态。

“王司业客气了,学院新建,肯定有不少问题,今后还需要多多担待。”

钟粟虽然说得客气,但立场也很明白,啥叫有问题担待?自然是有不同的想法,也尽量别到处乱喷,来了还是要服从大局的安排。

不知道王元道是不是听明白了钟粟话中的意思,反正没有表现出一点点不满,对钟粟的态度依然无比诚恳。

虽然国子监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不代表完全认同他的想法。

他还有很多后面的计划,一旦全部开展,恐怕照样会引来国子监的非议,但这已经不再是问题了,只要迈出了一地步,非议是非议,但也会随着时间逐渐消失。

让王元道这些新来的先生大惑不解的是,汴京理工学院的开学第一课,居然是爱国主义教育。

章楶的登场也让王元道这些人大跌眼镜,学院居然弄来了一个前线归来的大将军授课,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而且,钟粟不但要求全体学生要听课,先生同样要参加,王元道虽然觉得稍稍有点不满,但也没说什么,都已经上了贼船,后悔也来不及了。

章楶的第一课内容也是别开生面,他并没有多讲平夏城之战中将士们是如何浴血奋战的,也没有说边地的士兵如何艰辛,而是讲了不少关于攻城守御方面的经验,尤其提到了各种守战工具。

他还对大宋和西夏甚至契丹的云梯、攻城车、发石机等设备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最后的结论是,如果不能拿起武器保卫疆土,大宋的花花江山必定时刻受到威胁。

章楶的教学内容非常大胆,甚至触及到了一些不该说的东西,有些话在王元道看来也有点危言耸听的意思,但武将嘛,尤其是身有大功的武将,没有人会在意这些,赵煦就算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0

让钟粟无比佩服的是,章楶这个由文官转型而来的武将底蕴还是非常深厚的,为了活跃教学的氛围,他还不忘在关键时刻引用几首边塞诗,比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之类。

现场的气氛始终无比活跃,就连先生们也一副血脉喷张的样子。

但章楶不是满口跑火车地乱说,他自始至终都在贯彻一个意思,那就是忘战必危。

第二节课,这次采取的是访谈式教学,也允许听讲的先生和学生提出各种问题,进行比较随意的互动交流。

这次的主讲人是李诚,邀请来的嘉宾是苏颂,他们两人对大宋的工业基赐科技成果都比较熟悉,两人时而交流,时而和学生互动,一个关于大宋工业的脉络逐渐被梳理出来。

其实在一开始,很多先生和学生并不接受这类内容,但当他们知道了立国之本的农业,其实更加依赖于工业基大,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没有了提灌工具,地势较高之处的农田便没法灌溉。

没有了漕运的大船,南方的稻米就运不到北方来。

没有了晒盐工业,每顿的饭菜就吃不到盐,甚至连前线打仗的士兵都浑身乏力。

……

钟粟也随之感叹,尤其是这些富家子弟,还真存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情况。

这次听到的好多东西学生们一般是不会关心的,但听到一番很系统的科普,他们才发现,如果一味强调重农抑工抑商,连吃放都是问题。

大宋的统治者也好,下层的官吏也好,其实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但大家都自动选择了忽略。

钟粟正是要把已经忽略的东西提出来,提到和经义诗赋同样重要的地位,就算达不到,也要慢慢让人们不要老用鄙视的眼光看待工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