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六十九章 学院规划(2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文学院自然吸纳纯粹为科考学习的学子,教学内容无非就是经义诗赋之类的。

但钟粟却明确规定,就算是文学院的学生,最少也得选修另外三大学院其中之一的课程,当然在考核上标准稍微低一些。

选修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让他们别只知道风花雪月吟诗把妹,还应该提升一下眼界,强健一下头脑和骨骼。

其实这个要求一点儿也不过分,苏颂研究天文学、医药学也没见得耽误自己当宰相,苏东坡研究瑜伽也没有耽误创作诗文。

就算对其他的课程掌握不是太精深,但贯穿一些理念也是有必要的。

理工学院主要吸纳民用方面的各类技术,比如铁坊的技术,当然百炼铁的打制技术暂时需要保密,但稍次一些的还是得普及。

另外就是湿法炼铜技术的普及,这也是充实大宋工业基础非做不可的事情,铜合金的研发应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钟粟觉得到了后期,还有必要把石油的开采炼制也要加进去,这可不仅仅是提炼火油精的问题,实际用途还广着呢,就是不知道按照大宋现有的条件能够做到哪一步。

还有就是对印刷术的研究,虽然北宋时活字印刷术早就出现了,但由于过高的成本,导致无法普及,所以印刷业主流还是雕版印刷,这个也需要作为一项研究重点。

再说,工学方面还得大量吸纳散落在大宋民间的一些高手,让他们主持大局。

其实真正来说,理工学院才是真正的中心,工业基础的不断积累,才能促进其他产业的同步发展。

经管学院完全可以复制罗浮书院的模式,汴京酒楼多如牛毛,最着名的都要七十二座,学习的资源十分丰富,他考虑还可以加进去一些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普及一些现代企业制度,比如股份制之类。

大宋的商业已经足够发达,再填一把火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没有足够的财富支撑,干什么都是问题。

传媒学院暂时只干一件事件,那就是在官方邸报之外再发行一套民用报纸,暂时在汴京范围发行,当然也要考虑逐步延伸到周边。

这个想法主要还是来源于对后世高度发达的传媒业的思考,想要不断普及自己的理念,借助传媒的效果还是比较好。

另外就是,他在之前的车展之类的几件事情中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时就利用了横幅、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以后有了报纸,想做什么事情,宣传效果会更好。

到时候可以招募一些记者,然后集中进行一番培训,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理念采稿,主要可以刊载一些大宋新闻、广告之类。

最后就是兵工学院,可以细分为两个专业,兵器专业和战术专业。

兵器专业和军器监类似,主要是武器研发,尤其是火炮之类的热武器研发,必须要拿得出几样大杀器,才能应对未来的战争需要。

战术专业主要是对兵法的研究,这也算是传统课程,教师资源多得是,一抓一大把。

不过这个必须得到大宋朝廷的批准,然后还得在枢密院报备,最好和枢密院合作更好。

当然这最后一个学院建设难度很大,大宋朝廷不一定批准,只能尽力争取。

这些目前只是初步的设想,真正要实现,还真不是钱的问题,主要还得有人接受,有足够的市场。

另外,钟粟考虑,这些事情最好还是得亲力亲为,就算是对自己最为了解的贺松风,也未必能够真正领会他的想法。

事情还是要一步一步来,目前钟粟也不会干不切实际的事情,暂时先把文学院和理工学院搞好,利用理工学院来慢慢潜移默化地传播自己的理念,等到这些理念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其他学院就可以逐步建立。

想好了这一切,他就要开始制定一套成熟的长远规划方案,贺松风自然要全程参与方案的制定过程,以后他要负担起非常重要的责任。